第9章 高将军(1 / 2)

加入书签

第9章 高将军

2015-05-01 作者: 七月流火62

第9章 高将军

在茫茫的旷野上,黛青色的战马犹如幽灵,闪电般在原野飘过。一眨眼间,高仙芝的战马越过了荒野,一座黄土夯筑的城市出现在雪雾之中。

城市的大门锁在浓雾之中,看不大清楚,但一幅苍劲的楹联依稀可辨:“挟千里以超里海,筑伟业而壮三军”。

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庭州。然而尽管名声很大,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囿于当时的物质条件,这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也就是现代的一个小镇的规模。

据史料和考古互相印证,庭州城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约1000米,周长4950米,分内外三重。城高近10米,城垛高台达12米,城厚7-10米,版筑土夯成。外城分南北西三门,北门是正门。

城东西各有宽200余米的天然河道,至北门西侧汇合,形成月牙状的湖水,可以泛舟。湖边烟柳花色,绮丽多姿。

庭州的规模不大,但因为是广阔地区的军事中枢,戒备是无比森严的。唐字大蠹在凛冽的寒风中迎风飘扬,城头的士兵在向远方瞭望,雪花落满了铁甲,犹如一具具雕像。城墙高耸,护城河缭绕,戒备森严,杀气腾腾。这就让我们知道,这是一座戒备森严的军事重镇。

武则天时代,朝廷设立北庭都护府,置瀚海军,管辖天山以北,包括巴尔喀什湖的广大地区,最远到达里海东部。也就是说,现在中亚地区的很多国家都在北庭都护府的管辖之下。

这座城市的最高领导是大唐朝廷北庭都护盖嘉运。

盖嘉运已官至北庭都护,统瀚侮、天山(驻西州)、伊吾全军共20000人。唐军在如此偏远的地方保持了相对强大的兵力,目的很明确,用以防制强悍的突骑施、处木昆等部落。

都护府衙设在内城,戒备森严,非宣召不得进入。外城中除府邸军衙外,还有佛寺、贸贩市场等,城市的功能一应俱全。

庭州控制天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的地位无与伦比。盖嘉运走马上任以后,面对庭州城墙年久失修的现实,认为一旦战争爆发,庭州很难防守。因而在城内置瀚海军12000人,马4200匹,并对城墙重加建筑,完美工事。

关于北庭的来历,历史上已经有定论。大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西突厥分裂为两个汗国,一个可汗的牙帐在北方,号称北庭,另一个牙帐自然叫南庭了。因此,在北庭旧址上建立的军镇,就称之为北庭都护府。

高仙芝的战马冲进了荒野中孤零零的城市,踏着铺满积雪的巷道上。

高仙芝的战马绝尘而去,在城门洞下的一个大汉伸长了脖子看着,眼睛里充满了艳羡,也有些疑惑,于是向守城门的军士问道:“军爷,打扰了,这个小将军是谁?”

守城的军士白了他一眼,说道:“这是高将军的大公子高仙芝,庭州无人不知。你是倒腾牛羊的吧,难怪你不知道。”

这个汉子兴奋地一拍大腿,说道:“这是俺兄弟啊,我可找到你了!”

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人就是阿荦山。

高仙芝不知道他的义兄阿荦山到了此地,战马一路冲刺,迅速冲过了街道。

人世几度变迁,在岁月的流逝中,落魄的高家已经实现了美丽的蜕变,成为了一方大佬。而高家能够重新崛起,高仙芝的父亲高舍鸡居功甚伟。

高仙芝的父亲高舍鸡在流落到太原以后,被逼无奈,到西域从军。

生活是一条无舵的船,高舍鸡却一定要成为一个舵手,哪怕前面是暗礁。其实,这很正常,男子汉天生就拥有使命,遇到了困难,就要“粉身碎骨浑不怕”。就是怀着重整家园的梦想,高舍鸡北上,来到战火连绵的西北高坡,投到军营当兵。因为过去有过指挥打仗的经历,在陇右道河西军这里当了一名骑兵小头领。

陇右辖境相当于现在甘肃省的东南部及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大唐朝廷“以江山阔远,奉使者艰难,乃分山南为东西道,自黄河以西,分为河西道。”

河西道是唐朝的方镇名,开元、天宝年间为十节度使之一,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与陇右军相邻。

河西军的敌人很多,不仅要对付野心勃勃,向东方传播伊斯兰教的大食,还要防范野心勃勃吐蕃,现在又多了一个敌人,这就是死灰复燃的突厥。

突厥是中亚和西亚等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突厥的源流并未有定论,大致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应该带有匈奴的血统。在现代,突厥称呼不特指一个民族,而是继承突厥血统并操突厥语民族的总称。

突厥,对于中原的汉民来说,实在是一个恐怖的名词。在唐朝建国之初,******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掳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在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