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米战轰烈(1 / 2)
第25章 米战轰烈
2015-08-28 作者: 阿荧
第25章 米战轰烈
阿里对黑狐说:“那末到台下转转,那里热闹,也许能碰到什么线索呢!”
黑狐没法反驳这个可能性。他被阿星一阵风拉走了。
那戏班,不过是个过路的草台戏班,唯一拿得出手的,不过是那个当家小旦。掌班的惜着她用,略唱一折,收到后头休息去了,前面换两个丑角插科打诨。
只是低级的胡闹戏,台下人仍然照单全收。
这个点儿还在台下挤着的,除了戏迷,就是求热闹的人。平常没什么消遣,好容易有这么*,就算挤挤也是过瘾的。
草台班就草台班,总算是不用花几个大子儿的,*开怀。
四周一圈人家,几乎已全熄了灯火。舞台前端两个大大的灯笼,是红纱蒙的,红纱已转黑了。舞台里头又有两个小灯,给演员增加照明,一样是纱蒙的,演员在台上走,脚步就扑得烛光摇闪。
下头观众场子边上处处小摊,都点烛照明,点点随舞台上烛光一起摇曳。小摊旁边有的摆着条凳,有的索性什么都不摆。
食客在这个摊上盛一碗粉条汤,挑点辣子,回头叫旁边摊子:“给这儿加勺鸡泥萝卜酱!”餐具都不用另外找,就这么一碗盛了,或坐或立、或不拘哪块石头上蹲着吃完了,空碗随便还给哪个摊子。这些小贩都是合作惯了的,看都不用看,手一碰碗沿,就手儿该往哪递哪儿递:“赵阿公,你家的豁口鸡母碗!”
戏台一圈儿小吃摊,虽是别具野趣、方便热闹,有些想说体己话的,就不方便了,还得另外找地方。
地方也容易找。左右这块空地,常年会有各种戏班子、杂耍团、流浪艺人们占地表演,观众多,饮食需求大。各种酒店、食楼附近也都有好几座,其中一些是晚上也营业,略走出几步,便能头上有屋顶、屁股下有正经椅面、身边有结实墙壁了。桌上摆的从两个大子儿一碟的花生米到十两银子一盆的清蒸海参不等,丰俭由人。
有两个人就想进这么座饭店,而且得是包间雅座,好清清静静的谈事儿。
走了几家,愣是没找到空的包间,其中一个斜眼男人就忍不住了:“噫!奇了怪!大半夜的,找不着地儿!”
口音并非本地。
他是少章班的掌班,今年四十。
跟他在一起的是本地男人。倒是赫赫有名。“络腮眉毛”马二胡!此人一双眉毛特别的浓长,两边快碰到发鬓,当中快连在一起,上下则快占了整个额头的空间——反正他额头本来就窄。
这次少章掌班特意同他联络,正是要从他手里买个东西,即要谈价钱、又得验货,还怕人听见,正找地方呢。
谁知道大半夜的,桑张城包间如此紧俏?
却原来这时节早稻已经收得差不多,但稻米收购形势很诡谲。少章班也是为此马失前蹄——他们本是看在这个时候才来的。只因在赶镰的时候,没几个人能抽出空来看戏,镰一收,乡亲们腰包新鼓,要休息休息、放松放松,戏班才有赚头呢!
少章掌班没想到,今年和往年不一样,早稻米入仓了、镰刀闲了,乡亲们腰包没鼓,倒是稻米大战上了明面、打得轰轰烈烈了。
桑张城大米质量是头挑的好,量又大,适合大份量长期稳定供应上流人家。但西边诸国的商人们一直嫌进价太贵,早想把价钱好好杀一杀,一直被瘸子秦等本地大小商人牢牢顶住。
今年,未国农业变革——当中用的工具,还有左福的功劳。可惜很快左福为了精益求精,鬼迷心窍,把整座山林都毁了!这大祸没法用功劳相抵。未城官府这才要抓他。他逃了之后,经他改良的种种工具留下了。大部分其实还是不实用,比改良的赫蹄纸还尴尬,但一种小机关后来被别人用在了门窗上,使得屋内保温性能更强,有助于冬季育秧。再加上有农民培育出了新良种,于是红薯、山芋的产量大大提升,不能完全代替大米,但到底使得大米刚性需求急剧下降。未国又发起“爱本城、吃本城粮、减少城资外流”活动,于是未国上流社会对别城进口大米也要得少了。
岂止如此!因为红薯、山芋的质量提升,也即是口感更好,于是周边几座城池上、中、下阶层人民的食谱中,这两样食物的地位都有提升,侵占了大米的江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