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祸起药草园林(2 / 2)
“住手、住手!你们快,停下来!”
眼见着,自己辛辛苦苦,照料侍弄的花草,就要被契丹,蛮夷之人,毁于一旦,碧荷的心里,急得如火如烧。
“这里是,大唐皇上、皇贵妃的,药园圣地,不容许你们,在此放肆、胡作非为!”
她不顾,一切的,扑了上去,痛哭叫喊,欲要阻止,契丹巫神们的,继续劈伐破坏。
只可惜,碧荷一人,身单力薄,须臾,就被高大,虏猛的,契丹蛮夷人,推到一旁。
碧荷重重的,跌落在地,额角磕破了,流出鲜红的血,火辣辣的,疼得她的眼前,金星乱晃。
“碧荷!”
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子,受辱受伤哭泣,高武怒火中烧,失去了理智。
“你们这些,装神弄鬼的妖道,滚出去!统统滚出去!”
他破口斥骂,抬腿一脚,将其中一个,契丹巫神,“正乙真人”,狠狠踹出,几丈开外。
回转身,又是一阵,密集如,狂风骤雨的,拳打脚踢。
高武身材,魁梧强壮,武功道行不浅,那几个,契丹巫师,不及他的,半分武力,三两下,便被打得,鼻青面肿,满口喷血,跌趴在地上,不省人事。
一时间,药草园林内,尖叫声,打斗声,四下逃窜声,此起彼伏,一众人等,混乱不堪……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皇宫麟德殿内,华贵宴席之上,契丹使臣桑维翰,正摇头晃脑,眉飞色舞的,念诵唐诗,并以深谙,汉地文化,而自鸣得意:
“《雁门太守行》,是前唐诗人,李贺的,著名诗篇。然而,《雁门太守行》,亦实在是,一首晦涩,难懂的唐诗。初读此诗,吾如坠,云海雾中,感到诗人,在卖弄文采,故弄玄虚;反复诵读,依然感觉,十分诘屈聱牙;即使,经过契丹圣贤,指导后诵读,吾仍不得要领。对于此诗,吾困惑有三,特在此,向在座的,诸位文武贤臣,请教一二:
首先,《雁门太守行》,当真是一首,七律唐诗么?《雁门太守行》,每句七个字,共八句,表面上看,极像一首,七律诗。但是,全诗不押韵,亦不对仗,显然不是七律。那么它,究竟是,何等体裁的,唐诗呢?吾愚钝,曾经查阅,不少相关文史:中原的诗歌,自前唐之后,分为两大类,即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以‘乐府’为主,继承了,汉魏的诗体;近体诗,则是前唐,新兴的诗体,就是汉人,常说的,‘格律诗’。格律诗,产生于盛唐,至‘安史之乱’之间,为了与,当时的,‘古诗’相区别,格律诗亦称为,‘近体诗’、‘今体诗’。它有固定的模式,讲究严谨的,节奏、韵律、音调,与对仗,如:杜甫的,《登高》,是一首七律,王之焕的,《登鹳鹊楼》,是一首五绝。李贺生活在,中唐时期,《雁门太守行》,应当是,一首七律,可是,又不像七律。
契丹圣贤,曾告知与吾,原来,并非所有,唐诗都是,‘格律诗’。前唐许多诗人,尚还擅长写,‘歌行体古诗’。这‘歌行体’,亦称‘古诗’、‘古风’,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