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不安(1 / 2)

加入书签

更过分的是,他那个名单上的人绝大多数生活年限还不到一年,有些人甚至不到一个月,显然是听说清钢要来招工,才匆匆忙忙跑到老家去滚了几天泥巴。有些人甚至连泥巴都懒得滚,一天都没在老家呆过,甚至可能都说不清自己宣称生活过的地方在哪里。

这些情况,在他公文包中的几封匿名信中叙述得一清二楚,包括什么人,父母亲是何许人也,于何年何月把名字记挂在哪个村长、哪个办公室等等。

这些匿名信,几乎与他们招工小组接踵而至到达县招待所。信中行文流畅,条理清晰,显然文化程度不会太低。从信的内容来看,显然是知情者。他们估计,写信人可能是读过书的人,或者这样的班长。

宋程可不是被吓唬大的。

他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对于这样的做法本来就十分不屑,没想到对方居然还敢来要挟他,所以他当场沉下脸来。

他警告那位朋友,小区是省属企业,要招什么人还轮不到他来做决定。如果他坚持原先的说法,自己立马走人。不过要提醒一下县员工,小区生产的是什么物资,对于收入和支出有何等重要意义,县员工不会不知道。要是耽误了生产计划的如期实施,县员工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

朋友的嚣张气焰立刻被镇住了,但他要求至少要考虑一部分当地的利益。

宋程也不含糊,针锋相对地提出,生活不到两年的一律不予考虑,以免影响上山下乡运动的严肃性。此外,同等条件情况下,优先考虑外地读过书的人,因为本地读过书的人离家不过几里,最远的充其量也不过十几里,隔三差五的便可以跑回家去呆上一阵,补充点油水,在老家多呆几个月算不了什么;外地读过书的人远离家乡和父母,只身一人在外,比前者的日子要难过多了。

面对强势的宋程,朋友无计可施,眼巴巴地看着招工指标渐渐告磬。当唐启明的档案被抛出来时,已经是最后一个招工名额了。

宋程一看是外地读过书的人,生活三年多,又有办公室和村长的推荐函,立刻把人给敲定下来,根本就没有细看他的档案。

他不否认当初自己确实有点儿意气用事,但是在当时看来,这位唐启明并没有明显的不能招工的缺点。他这么自我安慰道。

尽管如此,宋程的内心仍然忐忑不安。然道真是由于自己的一时失察,竟让一个凶残的杀手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肆虐?

李玫等人认为,宋程是在极力淡化所发现的问题。虽然不能说相处有问题就一定是不求上进的人,但它至少是不求上进的人产生的的根源之一,是不容随意忽视的。此外,唐启明身高一米的十五公分,身体结实,符合凶手的外形特征。

因此他们将此重大发现上报了专案组员工。

“不过我们心中也有一丝疑虑,那就是唐启明穿的是四十一码鞋子,这与王熙荣他们的现场发现不符。”李玫向专案组员工如实道明了心中的忧虑。

专案组员工听完汇报后认为,鞋码不符确实不容忽视,不过他们认为,虽然警方不能冤枉无辜者,但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王怀书对王熙荣吩咐道:“专案组员工经过研究,决定将唐启明列为嫌疑人进一步的,但是要求的暂时在暗中进行。”

王熙荣的人马立刻行动起来,对唐启明进行了不公开的的。

在的中他们逐渐了解到,在两起案子发生的前后,唐启明都是上白班,有作案时间。

此外,他虽然没有自行车,但有人曾经见他骑过一辆二十八英寸车。车身看上去比较新,是否凤凰车不太清楚。据称,是向朋友借的。

更令人料想不到的是,民警们还发现,唐启明曾经有过一双四十二码翻毛皮鞋!

原来,小区给职工发放工作鞋的周期是一年。因为各人进厂时间不同,领取劳保用品的时间自然也不同,所以不是统一发放,而是随来随领。唐启明最近一次领取工作鞋的时间是去年三月,起先领得是四十一码鞋。

可领完还不到一周,他就要求物资处劳保用品科的工作人员给他换一双大一点的。

“他提出什么理由了吗?”王熙荣问道。

物资处的工作人员想了想道:“我记得他当时说因为脚指头长了个东西或者是甲沟炎什么的,又肿又疼,所以要求换大一码的鞋。因为原先那双还没穿过,只是试了一下,所以我就给他换了双四十二码的。”

“可这登记本上填写的是四十一码啊!”

工作人员红着脸道:“这个……是我的疏忽,忘了改过来了。”

正是由于他的疏忽,导致警方来查找四十二码鞋主时,他成了漏网之鱼。

警方对唐启明实施了二十四小时监控,不久,又有了重大发现。

警方发现,除了有人来访之外,唐启明几乎每晚都在收听“……”这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

“……”是由其他公司朋友出资的的广播电台。它是其他公司的的信使。

此外,“……”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传递秘的指令。

它会在约定的时间段插一些莫名奇妙的歌曲或音乐,这些节目的决定权,主要来自其他公司的cia。还有一些插播节目,甚至公然以“某某先生请注意以下信息……”开头,播出一串的数字。这些插播节目。

“……”还常常替其他公司朋友所扶持的一些朋友的,例如“……”、“……”的,用暗语向那些的的的人员传达指令,让潜伏在在敏感的时候制造事端,这种联络方式既便捷风险又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