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六十七回 魏帝(1 / 2)

加入书签

‘代汉者但涂高也’,这句话并非出自他人之口,而是出自孝武大帝刘彘。.汉武帝曾经感叹过“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而《春秋谶》也说:汉家九百二十岁后,以蒙孙亡,授以承相。代汉者,当涂高也。

可以说最稳妥的解释就是: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这句话的解释出自周舒,这位仁兄是汉末著名的纬学家,卒于建安之前,也就是说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跟曹艹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曹艹之祖乃是开汉功臣之一的曹参,另外一个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曹丞相。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他的曾孙媳妇就是大大有名的平阳长公主,而平阳长公主的二婚夫君就是赫赫有名的卫青。也不知道曹艹这一脉是否就是平阳长公主的后裔。

再往上追溯,曹氏出自姬姓。相传周武王克商后,为了巩固周王朝的政权,便实行大分封,在封商旧臣曹挟于邾的同时,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建曹国,称为曹叔振铎。故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定陶、曹县一带,都于陶丘(今山东省定陶西南,北齐时以定陶为曹州,今有曹县。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振铎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曹叔振铎即为曹氏的始祖。

故而曹丕在称帝之时不提汉室元勋的曹参,转而提到一点影都没有的作为黄帝直系姬姓后裔的曹氏始祖,以标榜自己是华夏嫡系黄帝之苗裔,上溯轩辕下至周天子,曹氏代刘天下大势。

但论是自认为是华夏之苗裔,还是代汉者魏,都不过是用来给曹丕造势的,而最后只需要汉献帝的禅让,如此魏代汉立,这出大剧才算是到达**。

想当初曹艹在进魏公、魏王的过程,每一次都激起了朝野之的反对,而那些举足轻重的名士、大世族,即便是没有明确的表示反对,但也都消积对待,不赞成也不支持,反正就是不表态。而曹丕在这方面显然舍得下本钱,在上台伊始就同意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而且不作任何修改,如今《九品正制》一实施,曹氏一族俨然已敞开心怀任由世族来投,或者反着说合适,曹氏是在投向世族的怀抱,而曹艹迎奉天子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得到天下世族的认可与支持么,现在世族们可以从曹丕那里得到从汉帝给予的还要多的实惠利益,他们自然会选择抛弃汉帝。

而且最重要的是曹丕表态了,曹艹虽然也任用世族但却不相信世族,多的愿意去重用寒门,纵观曹艹最信任的将领、谋臣哪个又是世家出身,郭嘉、贾诩、程昱、五子良将(除张颌,真正能够让曹艹放心的还是只有寒门。而曹丕不同,他一上台就表明要重用世家大族,陈群、司马懿等一干中原、河北顶级大世家子弟一连的升官,给天下的世族一个明确的信号,来吧,来吧跟着我有肉吃。故而世族们也是投桃报李,不仅全力支持曹丕,就连华歆,这个号称当世顶顶盛名的龙头大名士也为他奔走,不惜和董昭一起逼宫。(华歆的名声在当时是真的很好,而且以清正廉明和德行著称,可见当时人心已不在汉

延康元年,十二月。终于曹丕在接受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中正制,又相继平定了酒泉、张掖、武威三郡胡人的叛乱(曹真和张辽合力,收回上庸三郡之后(孟达归降之后配合曹仁横扫了此三郡残留的蜀汉势力,接受了汉帝刘协的禅让,于当月十曰在许都代汉称帝,定国号魏,改元黄初并定都洛阳。

???????????????

??????????????????????????????????????????????????

魏黄初二年一月,江东白雪飘飘,经过周瑜、鲁肃之死,反而没有让孙策沉沦,在讨论周瑜、鲁肃的谥号的时候,孙策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生命固然脆弱但是不能因为生命的脆弱而放弃生命的价值,孙策是一个好胜的人,他绝不会甘心当一个区区吴王,而且还和两外两家并列,一时间曾经的豪情壮志又回到了孙策胸腔。

也正是由于孙策的振作,乔仁才会有时间跑到天一间来喝酒,正当乔仁一杯小酒下肚,兴致刚起之时,乔治匆匆而入,说道:“父亲,北边出大事了,刚刚传来的消息,曹丕称帝了”

乔仁身形一滞,端着酒杯怔了一小会,随即露出了满脸笑容,淡淡的说道:“是吗,看来孤的王爵不远了。对了,治儿你今年多大了”

看着毫不惊慌的乔仁,乔治也只得微微答道:“儿今年十五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