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章 期末考试(2 / 2)
杨夏拿到经济学本科总计约21门课程名单,便开始了认真地阅读。每天固定1个小时阅读经济类教材,一个星期共6次6个小时,杨夏就要将一本教材全部吃透,并力争能够回答起教授的课堂提问。
杨夏自然不会去经济学课堂接受教授的考评,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毕竟,他前世也曾做过大学教授嘀。
香城港是周五天工作制,但杨夏却会在港大呆上六个白天,其中一天专门在港大图书馆看书。
对于一门知识,是否掌握,一是要看自己是否从体系上对其有所认知,也即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体系,这是宏观的根本的掌握,然后才说得上具体知识的枝末细节的东西;其次,则是对知识点的理解,对知识点相关联的一些知识的掌握,对这些内容,是否熟练,是否能举一反三,知识与知识之比较分析,相关背景的理解与把握等,有了这些,基本上算是掌握了该门学科。最后,则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对这些知识的应用了。
譬如你学了有关股市股票方面的知识,你能否看懂股市k线图,能否读懂其专业术语,能否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股市涨跌,甚至,你能否通过对一个公司经营公告的分析,预测出该个股的走势?
新年伊始,杨夏决定试试股市深浅。即便没有第三条学习经济学知识,杨夏也会开始介入股市了。
杨夏是老老实实买了两三只股票,准备相对长期持有,他没有去炒所谓的指数,因为他没有时间,他所有股市的行动,都是通过早晨一早阅读证券类报纸,特别是看其基本的数据面,然后小心地作出买进或卖出的指令。
而每天宋明昭的任务,则是在上午10点钟开市后,将杨夏的指令执行下去。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杨夏在港大的第一学期,终于迎来了期末考试。杨夏所要考试的科目,总计有七科,涉及到地理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史、名著选读等多个方面。其中两科的考试是以“结业论文”的方式出现的。
千万不要以为“结业论文”考试就轻松了,教授在改卷时,将会分成a、b、c、d四档,其中a档成绩的学生总数,不会超过10%,这是教授们约定俗成的;b档成绩的人,相对多一些,大约有40%;c档只相当于成绩六七十分,合格档次,大约有35%左右,剩下的d档大给占总人数的15%则是不合格了,他们必须进行补考,也即说,一定是有人要补考的。
而如果补考还有不及格的,譬如一学期达到3科补考不及格的,校方就会找你谈话了,如果你没类似于家庭变故等重大事情,那么,就请退学吧,因为你不适合在港大读书。
虽然信心满满,但杨夏在考前一个星期也开始紧张起来。结业论文一般是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一个星期后上交。
你的论文是否抄袭,将由教授作出判断,所以,在港大想要成为一名教授,也是很不容易的,你要判断学生的论文是否抄袭,你就得保有大量的阅读量,而在当时,又不可能有后世所谓论文检阅软件。
加上考试的一个星期,总计两个星期,杨夏的心思都在考试上面。
杨夏怕考不好?当然不是,杨夏是希望自己考得更好,虽然他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目标,但却从来不喜欢在港大读四年本科,三年硕士,再三年博士的历史,杨夏的真实计划是将本科、硕士、博士三科,全部压缩到三年内完成。
本科只学一年,读;硕士一年准备读法律;博士还是准备只读一年,读经济学。也即杨夏此后一生,将会以经济学博士行走江/湖。
杨夏这种想法能够实现吗?如果在国内,肯定是实现不了的。但是在港大,却有可能实现,因为只要你的成绩够好,好到让教授和校方不得不答应你的特殊要求。
杨夏的成绩够好吗?不只是杨夏本人在这样想,就是上过杨夏课程的教授们,也在思考。因为杨夏平时的课堂表现十分优秀,可以说,因为杨夏的存在,使得这些教授们的课堂质量都有了大大提升,所谓教学相长,遇到学生特别优秀,教授也会受益菲浅。
ps: 求推荐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