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风云变幻(1 / 2)

加入书签

“尼玛长毛就不能消停一会么?”

回到武昌之后,一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么急着让他回来,原来又是太平军搞出得事。

原来入赣太平军撤围南昌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国宗石祥祯、韦俊(或作韦志俊)率领,西取湖北;一路由曾天养等率领返回安庆,准备攻取皖北。

其中石祥祯等率太平军万余人顿兵九江边境,派出小股人马绕道九江边缘杀入湖北袭扰兴国等地,湖广总督张亮基大恐急调战功赫赫之吴可部回援。

就在援军返回武昌没两天,石祥祯率所部太平军趁九江防务空虚之际攻占九江,留指挥林启容部镇守,而他则带大部继续西进。

太平军杀入湖北境内水陆并举直扑田家镇要塞,清朝震怒急令湖广总督张亮基堵绝,不使太平军荼毒湖北搅乱湖广。

张亮基无奈,只得调集手头所有兵力,留下三千绿营人马留守武昌,而后率领上万军马浩浩荡荡先一步抵达田家镇扎营布垒。

吴可所部近四千人马也参杂其间,作为张亮基手中最为强大底牌。

军令难为,吴可熄了先休整一番的心思,尽起大军跟随张亮基赶赴田家镇,并与田家镇大营中军附近扎下营寨。

田田家镇要塞田家镇要塞[1]家镇坐落于鄂东武穴市(前广济县)西南部的一古镇,它位于大别山南麓,这里地形险要,素有天险之称。浩荡的长江在此流过,江面陡然转窄,江流如束,形如咽喉,江面横宽只有一百七十多丈。

“田家镇当江北,诸山峻峙,江南大山曰半壁,三面斗绝,山下富池口,江水绕山北向东,故行田家镇为避湍”。作为战斗要塞的田家镇,乃武汉锁阴之地、攻荆入楚的门户,它是沿江要塞中最坚固、最大的堡垒。

因此被称为“楚江锁钥”,它与半壁山共同扼守长江航路,绝对是易守难攻之地。

时太平军一部从罗山入境,骚扰黄安(今红安),麻城一带,张亮基在一干文武官员劝说之下,立即率领总督督标杀奔而去,打算击溃当地太平军后再回援与清军主力夹击太平军石祥贞部于田家镇。

吴可并不看好清军此次田家镇之战,不是人手不足而是军心不齐,上万人马堵在田家镇大营看似气势非凡,但只有内部人士才知晓里头到底有多乱。

为了避免大军溃败之时波及自身,吴可所部于大营附近另立营寨,壕沟寨墙箭楼等等防御工事一应俱全,招来大营当中一干将官‘傻子’‘白痴’嘲笑。

期间江忠源江大巡抚又非常积极的率兵来援,足足两千楚勇战力非凡,可惜这厮不肯听劝另立营寨,非要跟大营中上万乱七八糟的人马挤在一起,吴可也就没有再劝。

话说江西一战结束,由于表现突出江忠源大获封赏不说,搞了个什么都尉的爵位在身,而表现同样不俗的吴可跟部下同样收获不菲,吴可坐实了从二品副将之职,手下核心小弟个个获得升官提拔。

据左宗棠私下里透露,本来湖广总督张亮基极力为他争取实授总兵之职,可惜他年纪太轻被朝廷否决,但也给他在湖北团练大臣那讨了个职司,允许他继续扩增手下乡勇人手。

湖北清军动作频频,入鄂太平军手脚也不慢。

1853年10月2日,太平军西征军拿下武穴之后水军到达田家镇,5日分兵自富池口登岸,8日抢占了大江南岸的半壁山要塞。11日占领田家镇对岸半壁山,居高临下,控制江面。

15日,以殿左一检点曾天养为总指挥,太平军一万大军水陆并举,猛攻田家镇清军军营。

果然不出吴可所料,战斗刚刚开始没多久,守卫田家镇的武昌同知劳光泰所领水军不战而溃,安徽巡抚江忠源部及湖北江防军亦被击溃,湖北粮道徐封玉、汉黄道张汝瀛等多人被击毙,上万军马瞬间大溃。

幸得吴可所部人马早有准备,枪炮齐鸣箭如雨下,不分敌我一通狠杀,直将太平军猛攻之势生生遏制。

面对惨败众清军将官‘不顾同僚心狠手毒’的指责,他当机立断全部拿下,强力整顿收拢之溃兵,共收得人马过六千,死守营盘堵住太平军前进之路。

之后三日内连续大战五场,吴可部早有准备之数十台小型投石机和弩炮大发神威,鸟统队在此等防御战中表现惊艳,弓弩齐射威力更加让人咂舌不已,上得攻击之太平军血流成河伤亡惨重。

三日后张亮基率总督督标,闻讯从黄安(今红安),麻城一带急急赶回,先斩劳光泰后降职诸将官,肯定了吴可及所部‘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大功,并将清军指挥权全部交纳于吴可之手。

太平军当机立断停下攻击,由陆路近万人马牵制吴可部清军,水军则沿江直逼武昌而去。吴可大急,连叹“现两湖地方,无一舟可为战舰,无一卒习与水师,方任长毛长驱直入无可抵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