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弹劾风云(1 / 2)
瞬间,群臣侧目而视。
正常情况下,大周帝朝所谓的“朝奏”,是在上朝之前就知道会发生了什么事的。
一般来说,下面的臣子有什么重要的奏章,发往六部,或经过大周天帝之手,然后感觉这奏章有点不好搞,决定要在朝上议论,就会让那个人在上早朝的时侯,当场“上奏”。
又或者,将要奏何事,会先暗中跟重臣与大周天帝通一通气,然后再在朝会上提出。
绝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更严重的,一些事甚至是早就已经做好决定,只不过到朝会上转一圈,做个表面工夫而已,各种所谓的议论,根本没必要,也不会在朝会上有太多谈论。
基本上是……“臣有本上奏”……“嗯,诸位爱卿觉得如何”……“臣以为……”“嗯,不错,准奏”……。
很多时侯,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突然袭击”,就是事先根本不与别人通气,但上朝的时侯,突然间跳出来,直接上奏。
但这样,容易招人恨,不仅六部恨,大周天帝有时侯也会不爽。被打个措手不及,谁都郁闷的。
而现在,这周继统就是玩突然袭击了,不顾规矩了。众臣都是纷纷侧目,不少人还有种不大好的预感。
吴空却是脸色平静如水,淡淡道:“皇师兄有何事启奏?”
“臣弹劾吏部尚书,贪赃枉法,公器私用,强夺民地,损大周气运而肥私…”
此话一出,众臣哗然,那兵部尚书不禁怒吼:“你胡说!!”
“哼,大人,咆哮朝会,有失礼节啊。”源初居士阴笑的声音传来。
还没反驳呢,旁边的前二太子周继鼎也跳出来了:“陛下,臣也有事启奏。”
“何事?”
“臣弹劾吏部尚书,忤逆君上,有失臣仪。且宅居超出规格,私蓄禁器,图谋不轨。”
这边弹劾还没结束,其它太子太女就都纷纷跳出来了:“臣也弹劾吏部尚书,枉顾君恩,抗旨不遵,且结党营私,对抗朝廷……”
“臣弹劾吏部尚书,私德败坏,夺人神器,强纳美妾……”
各种各样的罪状,被提了出来,不管有的还是没的。这些罪状,本来是可以放在一份奏章里面的,然后由多位大臣或多位前太子太女,联名合奏,这样也显得威力。
但现在,却分成多份奏章,这个是弹劾吏部尚书,那个也是弹劾吏部尚书,另一个也是……多份奏章,都是弹劾同一人,而且罪名或有相同或各有出入的,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此时一起推上来,简直让那吏部尚书有百口莫辨之感。是啊,你该辩驳这奏章还是辩驳另一奏章?
如此一搞,威力太大了。
更要命的是,这事背后有吴空在推动。
如果这只是普通臣子的弹劾,众人群起围攻,那皇帝一般忍不住会起心思:“这么多人围攻一个吏部尚书,是不是祂做了什么得罪人的事?真有这么坏吗?或谁借朕的力要对付这吏部尚书?嗯,应当保一保看一看,能施君恩,同时也能利用祂与众臣不和,相互对抗,大搞平衡嘛……”
正常情况下是如此,但如果是大周天帝在背后暗暗推波助澜呢?一般来说,群臣会抱团取暖,不会被大周天帝想弄谁就弄谁,要弄可以,但休想随随便便就能有一个合理的大义名份灭之。其它臣子会不顾。但现在,却是众位前太子前太女,跟着大周天帝吴空配合。
这一刻,吴空冷目一扫那吏部尚书,也没多说什么,对旁边的侍者示意。
那侍者就上去,将一堆奏章一一接过,奉到吴空的桌案之前。
吴空作势翻看了一番,脸色一沉,哼:“吏部尚书,卢大人,你有何话可说?”
“臣,无话可说。”吏部尚书郁闷了。
但旁边百官纷纷为之辩解。
吴空暗暗冷笑,道:“吏部尚书,暂且停下手上的事务,闭门思过……”
这下子,百官站不住了,纷纷为之求情。
三位王者犹豫了一下,赵王却是忍不住说了一句:“陛下,只因几份奏章,就让当朝尚书闭关思过,是不是有些过了?”
这王者如果代那吏部尚书说话,怕是想让吴空不认为祂们是一伙的都不行了。
吴空淡淡一扫,道:“赵王,朕,也不大相信当朝吏部尚书,会是如同弹劾奏章上面说的那样……贪桩枉法!公器私用!强夺民地!损大周气运而肥私!还忤逆君上!枉顾君恩,公然抗旨!结党营私!暗畜禁器!图谋不轨!!”
每说一句,都刻意加重语气,令众臣一阵心惊。
吴空道:“每一项罪状,都是令人心惊肉跳啊。若说是先帝所立的九位太子太女,朕所定下的‘督察暗卫’,居然都会是捏造罪状胡乱污蔑大臣……这是万万不敢相信的。但若说当朝吏部尚书是如同罪状上所述,朕也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但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防民之品,甚于防川,朝堂奏章,风传于民间,若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当朝吏部尚书的清白,岂非让大周百姓,亿万子民,都以为朝廷是藏污纳垢之所?即便当朝尚书未能自证清白,也依然留之于朝堂之上?
“如此,何以服众?如此,天下气运,何得以听信吏部所派之官管理调理?朕相信当朝吏部尚书清白,故尔,才先令吏部尚书归其家中,朕再派人专职专责,详查此事,还尚书大人一个清白,令天下人不可质疑之。如此,乃是为尚书大人清誉着想啊。”
说着,温言悦色地对吏部尚书道:“卿,可明白朕之心意?”
吏部尚书无语可话,只深深弯腰施礼。众朝臣心底愤怒,但此时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