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安邦定国(6)(1 / 2)

加入书签

教育方面,也是胡跑极为重视的一个方面,因为教育就是中国的未来,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全国的教育水平仍然堪忧,中国就是在教育上做得不好,才在后来在经济、战争中都总是被人欺负。国家想要自立,最重要的就是教育。

所以在第一届政府内阁成立之后,胡跑就责令□□颁布教育政令,在北京筹办成立五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国立大清大学、国立中华师范大学、国立中华科技大学、国立京师国防大学,并且向□□部长说明了每一所大学的指向和重点培养人才的方向,□□部长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中年人,名叫肖文典,但胡跑一连串说出的这些东西,他连听都没听过,胡跑也不着急,告诉他说,先筹集经费,政府会从国防支出里挤出一点来作为教育经费用。然后让□□组织考察团,到欧美考察大学应该怎么办,然后回来将这些大学筹办了。

大学之后,是高中和小学教育,胡跑颁布的第五号内阁政务令就是关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的。

政务令中说明,全国鼓励教育事业发展,希望各地有声望的乡镇地主为当地百姓谋福利,在各村镇建立小学,在县城建立初中和高中,私人办理高中初中小学的,可以得到国家的官位品阶嘉奖,办的好的将收到皇帝的圣旨表彰和建立牌坊以示鼓励,国家拨款在一些沿海地区建立三千所小学,一千所初中和五百所高中,学生上学的费用国家全免,午餐由国家发放,毕业之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这样一来,各地办理学校的风气顿时滋长起来,很多地方的大儒为了得到皇帝圣旨奖励,光耀门楣,也为了给儿子孙子捐官,大肆的修建小学初中高中,有些门阀士族还开始比赛,这样一来,政策施行了三个月时间,全国就建立起一千五百多所小学,八百多初中和一百三十多高中。

原本胡跑以为这样就能解决教育问题,结果却出现了令他哭笑不得的场面,全国的学校倒是在如火如荼的建着,却没有学生去上学,各地农民的孩子大都在地里种田,农民也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学,毕竟少了一个劳动力,这样使得全国的学校都缺学生缺老师,让胡跑才意识到,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