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不安分的皇族(上)(1 / 2)
齐王司马冏是晋武帝司马炎胞弟齐献王司马攸的儿子,由于各种复杂的关系,晋武帝一脉和齐王一脉的关系是隐患重重。
当初司马懿两个最有才干的儿子,便是追封为景帝的司马师和文帝的司马昭。其中长子司马师尤其善于统军作战,是司马懿选中的接班人。可是司马师本来眼睛就有瘤疾,后来再平定拥戴曹魏的“淮南三叛”中镇压毌丘俭和文钦之时,被文钦的儿子猛将文鸯百骑袭营,司马师受惊过度竟然眼珠震出眼眶,从此之后便疾病恶化。虽然在司马师的指挥下淮南三叛最终被完全平定,可是司马师在回军的路上也因眼疾恶化而痛死,并没有留下子嗣,而是嘱托司马昭接替他执掌大权。
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昭对兄长司马师是异常尊崇,在司马师生前将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兄长为嗣。如果司马师没有因为眼疾去世,很可能便没有了司马炎的上位,晋朝的建立者很可能便就是日后成为齐献王的司马攸。司马攸不但长相俊美,名望甚高,而且工于书法极有才干,在司马昭掌权的时代,就有不少人劝司马昭以司马攸为储君,一来是尊敬已故的司马师,二来司马攸的确比司马炎更有名望。司马昭也犹豫再三,差点就立司马攸为储君。后来虽然还是司马炎继任并建立了晋朝,可是司马炎的儿子也就是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傻子事人人皆知,这时候朝中又有不少人要求司马炎让司马攸做储君。晋武帝司马炎受到群臣的压力十分之大,差点就屈服,可后来还是听从了荀勖和冯紞的意见让司马攸离朝就藩,并在宗庙中给司马师加上“世宗”的庙号以掩群臣之口。可是没料到本以为能即兄长之位的司马攸听到这情况一气之下就发病了,要求为母亲王元姬守陵以不去就藩,可是晋武帝司马炎派去的太医都遵从司马炎的意思,都异口同声说司马攸无病。在催逼之下司马攸只得带病上路,不久便病发而亡,年仅三十六岁。当时还是齐王世子的司马冏悲愤异常。向晋武帝状告那些御医,晋武帝为掩人耳目便将这些御医全部处死。而司马冏心中却早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司马冏入朝后先拜为散骑常侍,元康年间又进位左军将军。领翊军校尉。无论是左军将军还是翊军校尉都是宿卫军的高级军官,左军是传统的宿卫“七军”之一,翊军校尉是“五校”战斗力严重下滑后新建的一部新军,较有战力。可以说司马冏手中的兵权,在洛阳还是至关重要。
除了司马冏之外,赵王相中的洛阳宗室中有权势的人物还有梁王司马肜,司马肜刚刚卸任雍凉都督,朝廷只恢复了卫将军的官职给他,司马肜甚为不满。还有担任左光禄大夫、侍中的平原王司马干,也就是喜欢奸尸的那个变态老藩王。仍然是中枢重臣。另外还有录尚书事的高密王司马泰、东海王司马越父子,以及新野公司马歆和东安王司马繇的兄弟东武公司马澹等人。这些藩王多数年龄较大,根基较深,都对贾党执政很有意见。而成都王司马颖、淮南王司马允、长沙王司马乂这三个武帝亲子,则尚未有根基。没能入得赵王法眼。
赵王只是初步作了分析,他并没有直接去联络这些藩王。楚王司马玮的败亡历历在目,打草惊蛇的举动他可不敢去做。而齐王司马冏,却完全是自己找上了门来。
起初是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特权的恋尸癖平原王司马干突然发觉,自己作为左光禄大夫兼侍中,居然多次中枢议事都没有找他。因此有些愤恨,找到录尚书事的高密王司马泰诉苦。司马泰则老奸巨猾,只是说司马干恋尸癖的名声在外,朝中名士都不喜欢他。司马干顿时大怒道:“孤这只是个人喜好,无关名望。高密王,贾家执政,可是我皇族总有中枢臣子,不叫孤去也就罢了。高密王你是录尚书事,中枢之首,为啥连你也不通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