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墨门碎(2 / 2)
两万白马骑兵如潮水般的退去。不过这一天,夏国与山东之间的全面战争也正式的爆发了,对山东各地有着强大影响力的墨门在面对夏国的宣战,并没有选择退让,也是选择了对抗,山东终于乱了。
尽管冷兵器时代信息传递速度远不比现代的迅速,但两万大夏骑兵出现在墨城门前,扬言踏平墨家的豪言壮语却如同一块巨大的石头落入平静的水潭,荡起了层层的涟漪。整个山东都受到了波及,墨门的弟子接受到墨令之后,纷纷回返墨山,听从矩子的召唤。
而在山东七大诸侯国内,夏国的挑战除了是在挑战墨门之外,更是在对他们发出战书,因为山东之地是他们的,而墨门是属于山东的,而夏国的存在已然对他们的统治造成了影响,所以针对着夏国各国内部都爆发了不小的争论。
鲁国,位于山东西南部,也是山东七大诸侯之一,而在对待墨门事件上,鲁国内部无疑是争论最激烈的,因为鲁国靠近儒家的发源地,孔子以及后世孔家的世袭封地,曲埠。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圣人先师。同样也是儒教的祖师,作为影响中华两千余年的主流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的人群无疑是巨大的,不过烽火诸侯并起,却打破了两千年来的儒家思想主流,再次迸发了诸子百家的争鸣时代。儒家虽然影响最为深远,但作为封建皇权时代,任何思想想要延续都要依靠那强大的统治者的推崇,儒家虽然在整个大陆上都有影响力,但在很多地方的影响力却十分微弱。
大秦皇国的秦始皇,赢政信奉法家。以法家治国,制定了严格的法令。而在整个大秦皇国内部,法家的影响力因为赢政的推崇,远远要高于儒家,而统治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的臣民,但是儒家千年的积淀,也不可小觑,所以这种诸子百家的争鸣才显得更加的激烈。
而作为齐鲁大地上的古老国度的鲁国,朝堂之上却有着墨家,儒家甚至是兵家三种思想的碰撞,而在之前墨家与儒家无疑是影响力最强的两个,兵家虽然也是诸子百家之一,但更倾向于用兵,而非治民,所以兵家的影响力很难与墨,儒两家相抗衡,所以鲁国朝堂几乎是墨,儒两家的争斗。 可以说墨家与儒家就是一个冤家。因为两者很多的思想都相悖的,比如儒家强调阶级,而墨家强调的兼爱,儒家信奉祭祀,却不信奉鬼神。而墨家正相反。信奉鬼神,却不重祭祀。总之两者就是一个冤家,死对头。
而长久以来鲁国内部三家保持着一个相对的平衡,而墨门事件爆发传播到鲁国后,无疑打破了这个平衡,墨门的弟子惧怒,要求鲁国国君支持墨门,对大夏进行讨伐,而儒家自然反对。并大摆道理,反对出兵。而维持国内稳定,总之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鲁国君对此却是有些犹豫摇摆不定。
鲁国官制,设立左右司徒,左右司马,左右司士,左右司空,左右司寇掌管国家运行,其中司徒管理行政。教化万民,司马掌管军事,相当于兵部,司空掌管营建,司寇掌管刑法,鲁国内,左右司徒分别为儒家弟子张忠书,以及墨门弟子周望,而左右司马分别为墨门的秦良,以及出自兵家的白袁,而类似司空,司寇之类的也分别为儒家,墨门,兵家所瓜分,而兵家只掌握了一个司马和一个司寇的职责,余下的尽数被儒墨两家分了,然而看似两家在职位上拥有可以抗衡的力量,但实际上却是儒家处于劣势,因为儒家没有掌握兵权。
烽火十年五月二十二日,随着大夏兵马陆续南下,大夏与止。东诸侯的征战已经日益扩大,北面,从海之角出发的东南镇守府五军兵马从让。东北角登陆,快速的开辟了第二战场。而在威海附近的大夏兵马近三十万兵马已经将左右两千里内的诸侯搅乱而一团,东部掠夺沿海五路诸侯。西部攻打到了白眉军的另一部白巾部附近,而在柳国东北部,一支拥有两万五千骑兵的西府精锐骑兵也顺利登陆,…心向四周扩张。北部凡经凡经乱成团六 ”※
而南部的情况也不怎么好,陈庆之的两万五千白马精锐,纵横南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连灭八家诸侯,重创六家,焚毁城池三十七座。村镇百余,几乎墨家南面的诸侯都遭到了灭顶之灾,而黄子国也深受其害,而在这一个月内,由秦琼率领的左龙武卫也终于被送到了青岛。大夏在山东南部的兵马增加到了七万五千人,战事波及的区域不断的扩张着,而对于来去如风的大夏骑兵,以步兵为妾的各诸侯国基本上都没有好的应对之策。
黄子国已经对夏宣战,齐国也同样如此,因为两国已经受到了夏国骑兵的威胁,而暂时还没有受到波及的鲁国内部争斗也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二十二日,在朝堂上争吵了数日。却仍然没有一个结论的墨门弟子们终于按捺不住,要知道墨门掌握着鲁国近半的兵权,而儒家除了嘴巴上厉害一点,根本就没有半点兵权。鲁国都,鲁城左司马府,秦良在这一日邀请了右司马也是来自兵家的白袁在舍下做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秦良终于将话题扯到了如今已络动乱了的山东局势之上:“白司马,对如今齐鲁大地的局势怎么看!”
白袁浅浅的抿了一口酒,对于墨。儒两家的争斗,作为兵家的他向来不怎么参与,不过此刻,白袁却是沉吟了片刻,道:“山东乱象已生。鲁国虽然远离战争,但毕竟是山东之诸侯国,想要独善其身,不卷入这场纷争,怕是难啊!”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兵家无疑更愿意选择战争。因为只有战争爆发,兵家才会得以施展,并获取更大的权势,所以白袁不介意鲁国也卷入其中。
墨门主张非攻,诸侯之间和睦相处,所以当墨门压制了兵家,而儒家也不喜欢战争,所以当初兵家并压的很惨,但是现在有了机会,白袁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秦良点了点头。如今让。东大乱,夏国在墨门事件后,并没有继续攻打墨家的领地。但是却在不断的屠灭各地诸侯,而这些诸侯无疑都是墨家的信奉者,墨家自然责无旁贷,如今黄子国,齐国陆续对夏国宣战,并调集兵弓开始围剿夏国兵马,而从得到墨令以来。这场战争就是墨门与夏国之间的战争。作为墨家的弟子,他自然不能在一旁旁观。
秦良在此玄并不介意给兵家一些好处,因为兵家在理论上就偏向兵事,先天上不足,根本无法与有完善的理论的儒墨两家相抗衡,得到了兵家的支持,秦良这边也终于耗尽了最后的耐性。
烽火十年二十二日朝议儒墨两家再次的大打口水仗,依旧是未分出一个胜负,鲁国国君也是头疼不已。因为鲁国地处在山东西南的位置,东面除了有个一个强大的齐国外,西南面更是有着一个虎视眈眈的魏国,如果鲁国卷入到山东战事。并派出兵马征伐夏国,兵力空虚的鲁国无疑会引起魏国的窥觑。
上次的魏国入侵可仍然让鲁国国君心有余悸,但是同样的问题。上次能将魏国大军打出去,还是靠着墨门以及齐国等诸侯的支持,山东是山东人的山东,所以袖手旁观是不可能的,鲁国国君知道是时候作出决定了,但下面朝议上争吵如此之凶,却让他仍然下不了决断,毕竟鲁国还没有从上次大战中恢复过来,民生网刚稳定,再次发起战事,实在是为难啊!
鲁国国君的左右为难,也注定了一场惨剧的发生,二十二日夜,墨门以左司马秦良为首的墨家势力终于发动了刺杀行动,晚上,左司徒等儒家主要官员在齐聚司徒府聚会之时,遭到了不明黑衣人的刺杀,张忠书等人遇刺身亡,所在府邸燃起冲天大火。儒家一系的主要官员都在大火中丧命,救援兵马赶到之时。大火已经无法扑灭。
当晚鲁国国君接到了左司徒府大火的消息,先是震惊,随后就是一阵愤怒,最后又有些无奈,翌日朝议,鲁国对大夏宣战,到六月初。江 东之地,七大诸侯,黄子国,齐国。鲁国,柳国,孔国先后对大夏宣战。只有明国与周国两国尚在犹豫之中,除此之外,泰山盗,白眉军,粱山也先后对大夏宣战,而除了这些大的势力外,山东东部一百零八路诸侯对大夏宣战,整个山东如就滚沸的油锅之中倒入了一碗水,彻底的乱了起来。
自此,大夏与墨门已经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六月中旬,大夏东府,西府余下六军精锐陆续抵达山东南北,大夏右麒麟卫五军铁骑进入山东东部,左右玄武卫进驻海之角和七星群岛,将会在七月初进入山东。一场旷世的大战在山东大地上再次掀起,而与此同时,大夏使部尚书张禄奉夏羽的圣旨前往宋国。打算联合宋国攻打山东之地。
曲埠,自从被董卓抓了孔家上下一百余口,弟子数千人,最后被杀害在龙城,曲埠这个孔子的家乡。儒学的发源地就一蹶不振,但这里毕竟是儒门的发源地,经过数年的恢复,曲埠已经再次恢复里了往日的荣光。孔子虽然游历在外,但孔子的几个,高徒,颜渊等人却回到了曲掉,开始教授弟子。
山东是儒学的发源地,所以与墨门的争夺也异常的激烈,上一次的魏国入侵鲁国就是儒家与墨门的一次交锋,不过结果并不理想,而随着以墨门为背影的山东诸国胜利,墨门在山东的影响力远超过儒学。而此番山东再次大乱,而墨城山门被砸,自然是墨门弟子怒,而儒家的弟子听之击掌相庆,而大夏与整个山东为敌,与墨门为敌,无疑正中儒家下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对于大夏,儒门内部终于做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由颜渊为首的儒门代表前往夏国,以争取到这个拥有强大实力的国家尊崇儒学,壮大儒家的声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