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2 / 2)
王大宝感觉自己这一路的推算下来,这简简单单的高产作物几样,就足够能改变这个国家很多很多了,不说别的,只要将国内的内乱延迟上十年,那是什么概念?那就是国家会有更多的元气和蒙古和满清对抗,将这些威胁在最危险的时候支撑过去,如此一来,或许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变数,或许最终还是会亡国,可是也可能就此支撑到这个国家重新出现生机,开始变革。
未来很不容易预测,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这个国家大地主,大官商太多,贪污*太多,这也是一个硬伤,若说那些所谓的张献忠之流祸害了整个大明,是将大明送入地狱的主要推手,那么在王大宝看来,最起码他们有一件事儿做的是很有意义的,那就是将所有罪恶滔天,躺在民脂民膏上作威作福的宗室,士绅们给清理干净了一大片。这是重新洗牌的节奏,是让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节奏。
大明负担重,最重的一部分可不就是那庞大的宗室人员数量嘛,不就是那些一天天喊着不可与民争利,手下却不断的挖国家墙脚,不断的积攒财富的士绅们嘛,这些人可不就是该死?
当然从国家整体的稳定性上来说这样血腥的,粗暴的手段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是那个啥了些,有点不和谐,更不用说这样最后最倒霉,最吃亏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所以王大宝本人是不赞成用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的。
他的想法是,若是可以,高产作物作为引子,吸引更多的人到边镇来,然后温水煮青蛙一样,将边镇的粮食产量增加上去,进一步的扩大地盘,稳固边镇安全,而粮食产量上去,不用担心吃饭问题了,那么就再一步扩大,中原地区开启小规模工厂作坊,将中下层的百姓们再吸引一部分从土地上脱离,进入这些小作坊进行做工挣钱,甚至是小饲养业发展,让一些家庭养殖场初步建立起来,如此一来,不单能增加收入,而且还能造成土地耕种人员减少,用这样的大环境来促使大地主们意识到土地可赚取的利益减小,放弃一部分土地,转而进入商业,工业进行利润赚取,与此同时,因为土地荒芜的危机,让地租降低,这样几方面下手,就能让更多的底层百姓收入增加,负担减轻。
如此同时税赋也能进一步增加,封建王朝对于读书人真的是很优待的,他们只要到了举人,名下土地就能免税,可也只是土地免税,店铺之类的商业活动却没有在免税的行列,虽然这税赋很低,只有三十税一,可是要是这商业发达了呢?积少成多,也能增加不少吧,就是士绅们逃税容易些,可总也有逃不过去的一部分,总也有遇上对头,清理税赋的时候,如此一来,百姓们虽然税赋依然重,可是有了这商业税收的收入,一步步增加税赋的事儿就能缓一缓了,百姓的负担自然也不会一下子太重了,只要让百姓有了喘一口气的时候,等他们银钱多了,那么税赋问题自然也就不再成为逼死人的问题了。
有了这么一个缓和的机会,自然整体上发展就会越发的缓和起来,或许在百姓中也会有孩子们读书上进,进土地免税行列的,或许会有发家致富,不在乎交税的,国家也就有了慢慢恢复元气的机会,若是有一天这土地税赋慢慢的消减到了最终不再是国家税赋大头的时候,那么也许,这个国家的注意力会逐渐放到别的行业上,商业,或是对外贸易的市舶司,或者是盐业等等。将税赋放到更能产生利益的地方,这个国家才有可能彻底转型,成为资本主义萌芽期的活跃式经济。也许到时候,这些士绅们会不再看重土地,或者那些在市舶司较量的海商和士绅们能较量出一个合理的海关税收等等。
只要时间够,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这也是王大宝能想到的最合理,最希望出现的变革,而这一切如今只是开始,是第一步,为此他也许会在这个时代,这个位面加大心血,加大投入,这和他原本定下的,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朝代,进行扶持和改变有一点不一样,可是他却不能不这么做,因为他也是个汉人,虽然他自己都不知道经历过好几次胡人入住天下后的现代汉人血脉中纯种汉人的血脉还有多少,可是最起码他的民族那一栏上写的就是汉人,总要为汉人做一点事儿,他也不想看到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的人间惨事发生。
满清的皇帝确实可以算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皇室之中最好学的一个,一百二十遍不是什么人都能定下的规矩,可是却也是人类文明的倒退,奴才这两个字,给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带来的作用实在是太大太大,从资本萌芽期一下子又回到了奴隶制当中,能不发生还是不要发生的好。
也因为这样,所以他对于这个位面的推算,整个的操作都显得有些小心翼翼,总是不断的权衡之后,才做出一个两个的决定,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毁了好容易建立起来的幼苗。
也是因为这个,所以他对于给卫所的孩子们认字这样的看重,他很清楚,一个识字的士兵,将来可能产生的作用是怎么样的,哪怕是一千个人当中有十个人看兵书,只有一个人当一个小将领,未来也有可能改变一场战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