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试解密函(1 / 2)
昨晚和四儿躲在被窝里说了一夜的话,天有些蒙蒙亮的时候才闭了一会儿眼睛。
早上,两个人迷迷糊糊地吃了早食,四儿半闭着眼睛浮到伙房去了,我也晕晕地进了书房。将军的长几上已经叠了好几卷竹简,应该就是他昨日说的密报。我在书案侧手边的艺人宴乐纹圆形陶炉里熏上了杜若,闭上眼睛休养了片刻,才宁神静气地打开了竹简。
桌案上秦国的密报是用晋国的文字书写而成的,通读下来,与齐吴之战毫无关系,用字行文反倒像是一封絮絮叨叨的家书。我吃惊之余,又翻开其他几卷竹简看了一下,发现也有同样的问题。
将军视我为智士,可我居然连封密报都看不懂,心中不免懊丧。况且今日午后,将军还要询问我有关密报之事,我若答不上来必然会让他失望。我拿着竹简正着读,反着读,甚至用手摸来摸去看看是不是另外在哪里刻了字,但都失败了。叹了一口气,坐在那里对着竹简上的字发呆,心想秦国的探子还真是高明,这些书简就算在半路上被人截去,估计也没人会想到是秦人在借晋人的家书传递密函。不过既然传递的是国与国之间的讯息,总免不了要写国名或是人名,于是我开始单纯地在密函里寻找各个诸侯国的名字,果然有所发现。
原来这密函有特殊的阅读方法——取第一根竹片上的第一个字,然后再取第九根竹片的第一个字,再接第二根的竹片的第二字后,第八根竹片上的第二个字,以此类推,这篇密报终于浮现在我眼前。
找到规律后,我连忙去翻其它几卷竹简,果然也是用了同样的方法。
通读一遍,发现几卷密报上没有提到昨日将军所说的端木赐,反而多次提到了子贡。子贡是鲁国大夫孔丘的得意门生,极善辞令,曾被其师赞为“瑚琏之器”(1)。夫子早年曾经在鲁国听过孔大夫讲学,因此对他极为推崇,连带着我也知道了不少儒门中人,子贡便是其一。只是儒家多文士,不知道这次怎么会跟齐吴之战扯上了关系?
越往下看,我越感叹子贡此人的可怕。
事情最初的起因,是齐国想要出兵攻打鲁国。子贡为救鲁国出战火,便游说齐相陈恒,劝齐国转道攻吴,他提出:“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此话的言下之意是,陈恒如果想通过战争铲除异己就必须与强国作战,将其他卿大夫困兵于吴,那么他才能迅速地掌握齐国内政。
这个建议正中陈恒下怀,他立马就同意出兵攻吴,但无奈先前出发的齐军已经到了鲁国边境,所以齐鲁两军在边境形成了不战不和的尴尬局面。
之后子贡又赶去了吴国,夫差在召见他之后,原以为他会向吴国借兵救鲁,出人意料的是子贡绝口不提借兵之事,反而谏言夫差一争天下霸主之位,不要伐越而应该伐齐,并且还保证自己能劝说越王勾践派兵助吴王攻齐。
夫差半信半疑之下,子贡转道越国,越王勾践亲自迎接了他。子贡教越王的谋略是,如果你想报仇就必须麻痹你的敌人,如果你愿意派兵助吴国攻齐,那么夫差就会更加相信你的臣服之心,而且无论吴国是胜是败都对你越国有利。
写到这里密报就没有再写下去了,我忍不住想,如果吴国真的在与齐国一战之后变成能与晋国、楚国对抗的大国,那对越国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没想明白的,越王勾践却早已明了,他派出了一支三千人的精甲之军援助吴国攻齐,同时送去了众多财物,这样吴王夫差才最终决定派吴属九郡之兵援鲁伐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