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合作的条件(1 / 2)

加入书签

冯奕枫真的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从他只会顺应潮流,从中获取利益,用最小的代价,得到和保护自己想要维护的东西。所以他没有自大到凭借个人的能力,去阻挡荷里活这股洪流。因为他知道,要是他真的这么做了,只会被无情的摧毁。但出于对香港电影的感情,冯奕枫还是想要尽自己一点绵力,让原本已经歪曲的电影制作,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制定了一系列,不为人知的计划。不过他的这个计划,注定要被人所误解。就连想要拉拢的黄百鸣,冯奕枫也只是把计划怎么运作说出来,但计划的最终目的,他还是有所保留,因为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会完全相信这个计划的目的,这才使到黄百鸣对他抱有很大的戒心。

因为谁都从中看出,亚洲电影正在兴起,在未来的几年,将会是高速发展的坦途,电影票房,还有周边产品的开发,是一个很恐怕的数目。只要掌握了这么庞大的电影资源,足以称霸亚洲影坛,到时候真的是要保护香港电影,还是从中获取庞大的利润,谁能保证冯奕枫没有私心?

所以当冯奕枫很坦诚的把从没有公开的计划,毫无保留的告诉邵六叔时,虽然他很佩服冯奕枫能够制定这么一个庞大,可能要运作数年,投入无数资金的计划,但对于冯奕枫想要改造香港电影,制定一套完整,跟荷里活相仿的电影制度,邵六叔可是一点都不看好。

纵横香港影坛数十年,从邹文怀、何冠昌等人叛逃另组公司后,邵六叔已经对香港影坛失去了原本的雄心壮志。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一辈子都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野心勃勃的雄心。邵六叔都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普通香港市民到了这个年纪,恐怕都已经退休,在家弄孙为乐,阖家欢聚一堂了。

儿女都没有心思在娱乐圈发展,也没有要继承邵氏和无线的意愿,作为一个父亲,邵六叔并不像哪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监督着自己的儿女子承父业。他对儿女的管教上,很开明,放任自流,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横加干涉。所以现在的邵六叔,只能依靠方逸华和自己已经年迈的身体去支撑。

邵氏已经是日暮西山,无线却如旭日东升,朝气蓬勃。不想把自己困死在邵氏,把发展的重心转到电视上,从而延续他影坛大亨的地位。所以邵六叔知道冯奕枫的计划后,马上就已经下定了决心,壮士断臂,把只是靠着放映其他电影公司影片的邵氏院线脱手,从而拿到他最想得到的无线股份。

一条电影院线,有足够的,卖座的影片上映,的确很赚钱。但维护一条院线所要花费的金钱,同样是一笔客观的数目。邵氏的逐年减产,仅靠邵氏的影片,根本就不足以维持一条院线的运作。设备的更新,影院的维护和保养,员工的工资福利,都已经不能靠票房来维持,每年都要靠邵氏投入去维持。就算邵六叔再也不愿意,“嘉禾”的电影,“新艺城”的影片,他都只能让院线去上映,获取哪票房分成。

既然院线已经成为负担,既然邵氏不能维持和运营,邵六叔也只有忍痛。上一世,邵氏院线,就是在八五年,被潘迪生的“德宝电影公司”全资收购,成为邵氏最终衰败的前奏。只不过由于冯奕枫的介入,让邵六叔不能完全掌控无线,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保持他对无线的控制力,方逸华又没有邵六叔的声望和震慑力,根本就不能控制整个局势,随后抛却院线,似乎是邵六叔现在最好的选择。要是以院线能够换取冯奕枫所拥有的无线股份,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虽然明知道这个要求很难达成,邵六叔也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但冯奕枫的断然拒绝,还是让他的心里有点不好受。自己何时受到过这种毫不留情的拒绝?自己所说的话,什么时候被人这么质疑过?但心机深沉的他,虽然很不高兴,但还是一点都没有表露出来,只是用探询的目光紧盯着冯奕枫看。。

以邵氏院线的规模和在香港的覆盖率,要是换现在冯奕枫手中的无线股份,也是相差无几。毕竟无线还没有进入爆发期,丽的还没有被“孤寒”的邱德根收购,改为“亚洲电视”,所以两台之间的争斗,还是互有输赢,无线的霸主地位,还没有被确定下来。所以无线虽然赚钱,但还年轻,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它发展,有足够的时间去累积足够的底蕴。

但冯奕枫可是重生之人,很清楚的知道,无线到了二十一世纪,市值已经超过一百六十亿港币,是香港当之无愧的霸主。就算是在中港台三地,乃至东南亚,它的份量只比刚开拓世界市场的央视略差。

所以冯奕枫根本就不会放弃这个会生金蛋的鸡,要不是因为香港有广播影视条列的规范,冯奕枫都想把“丽的电视”收购了,从而形成无线的垄断,让无线能够分配出足够的力量,尽早的去开拓台湾、东南亚和大陆市场。

压下心中的不满后,邵六叔已经从冯奕枫的态度看出,想要获取股份,恐怕是不怎么可能。用钱买?冯奕枫像是缺钱的人么?虽然没有全面调查和掌握住冯奕枫所有的详细资料。但邵六叔还是知道,一个资产数十亿美金的富豪,要用多少钱才能打动他?恐怕也只有整间邵氏和无线了。但邵六叔根本就不可能去出售邵氏(邵氏院线只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旗下的分公司,无线的持股人其实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旗下还有邵氏影城和坚城片场)和无线,因为这是他心血所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