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2章 并非英雄(2 / 2)

加入书签

霍奇森同意了他的看法,当即下令。让各部在撤退同时尽量保持有序。但这也只是说起来容易,他的部队临时补充的新兵太多,还有大量的民兵,组织纪律性很难保证。

相对来说,博尼法乔的守军撤离就比他们快很多,也顺利得多。

一来博尼法乔虽然是山地丘陵,但是距离公路较近,而这条公路完全在安莫尔军的控制之下,撤离的时候也比沿岸要塞这边更加有序。

沿岸要塞这边,最大的问题是公路毁坏严重,而且拥堵了大量的难民,他们只能从公路撤出小部分部队。其他的辎重物资需要依靠铁路运输和水运分流。

而且他这边需要爆破毁坏大量设施,以免落在敌军手里,成为敌军的依仗,另外还得提防奥鲁米联邦军趁势突袭,所以撤离速度大打折扣。

毕竟这么大的动静,奥鲁米联邦军不可能不察觉到。万一他们反戈一击,有可能对这支正在撤离中的部队造成严重损失。

不过这种情况始终没有出现,虽然他们这里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但是奥鲁米联邦军已经吃过一次苦头,上过一次当。所以在没有明确安莫尔军动态之前,他们没有贸然出击。

第二天上午,林锐等人已经撤到了计划的地点,霍奇森将军手下的部队在陆续集结。由于临时撤退的慌乱,很多士兵掉队,也有跟着其他队伍混在一起的。

所以必须重新在这里集结,尽可能的收拢部队。

而林锐等人则必须在这里重新规划防线,重新布置驻防任务。

“瑞克先生,我弄不懂,为什么我们要放弃沿岸要塞和博尼法乔,原本我们已经证明了这是一条可以经受考验的可靠防线,为什么我们要放弃那里,然后撤到这里。

又在这里重新部署防御,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么?

我的部队原本损失就不小,补充了不少的新兵,再这样一来,弄的人心惶惶。部队乱得一塌糊涂,到现在都没有完全集结完毕。更别说让他们重新再构筑工事和防御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一个安莫尔军官有些忍不住了。

“我明白,这样的安排看起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但你要明白,敌军已经准备增援,靠原有防线,我们无法坚守。”林锐回答道,“所以我们只能暂时后撤,重组防线。”

“但是这里能比沿岸要塞或者是博尼法乔更坚固,或者更险要吗?更何况我们在沿岸要塞有充足的防御工事。而在这里,我们连一条壕沟都没有。一切都得从头再来,这样的撤退,我看不出有任何的意义。”那个军官大声道。

“好了,好了。这是作战指挥部的命令,卡桑将军那里都通过了。你先坐下来。慢慢说。”他的一个同僚劝慰他道。

“不!我可以执行命令,但我不能不提出我的疑问。”这个安莫尔军官脾气上了,有些不管不顾。

林锐放下了手里的情报文件,对他点点头。“没错,你的疑问有道理。那我们就顺着你的思路来,沿岸要塞或者是博尼法乔很坚固,很险要对不对?”

“当然。沿岸要塞我们经营多年,最近的几次战斗之中博尼法乔也体现出了巨大的作用。我就是奇怪我们为什么不靠着这样的坚固防线继续坚守。”这个安莫尔军官问道。

“原因很简单,这已经是我们能够承受的极限。而且我们之所有能够坚持到现在,是因为敌人犯了两个错误。

首先他们低估了沿岸要塞的承压能力,第二他们忽视了博尼法乔的阻截作用。所以他们付出了代价。

但如果再继续下去,敌军大量增兵,我们的防御还是会被击破。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敌人会连续犯错上。如果敌人这次不犯错,而且接受了教训呢?”林锐反问道。

“可是我们也没没有必要放弃相对稳固的防线啊?”安莫尔军官回答道。

“首先你说的没错,沿岸要塞所在的埃尔斯米尔港和博尼法乔都是很重要的战略点。奥鲁米联邦军也不会不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占领之后就必须加强守卫,以防得而复失。

那么他们的兵力就会被分流。少算一点,就算他们只在埃尔斯米尔港和博尼法乔都只部署三千人左右,那就是等于分流了敌人六千的兵力。

而实际上还并不只是这一点,埃尔斯米尔港和博尼法乔都有大量的平民,而且民兵组织高度活跃。奥鲁米联邦军占领了那里,一方面要防止我们绕道偷袭,阻断后路,一方面还得应付当地的安保,防止暴民骚乱。所以他们还得抽出一部分兵力维持当地治安。

这样一来,他们的进攻压力,就会被分散。很简单的例子,就像是原本我们要应付十个人,现在我们只要应付四五个,哪一种更轻松?

另外我们后撤的更大原因是,可以被动加快援军的抵达。因为我们是赶到这里和援军汇合,而不是蹲在战壕里傻等。”林锐回答道。

“可是兵力并不是影响战斗的唯一因素。”安莫尔军官不服气地道。

“现代战争之中,兵力的确不是影响战斗的唯一因素。那么技术和武器,安莫尔军占优了吗?指挥经验和作战经验,你们同样处于下风。看看你们这次撤退的样子。这是撤退吗,这是溃逃。”林锐摇摇头,“在各方面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尽可能分流敌军的作战力量,通过放弃一部分地区,来迟滞敌军的进攻速度,已经是不得已的办法。

中尉,你不是英雄,也并非每一个战士都是英雄。与其希望他们以一敌百,以少胜多。不如实际一点,尽量利用战术优势。”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