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为国除奸(一)(1 / 2)

加入书签

杨承祖和九姐过来,既是来探亲,也是替天子传递一个善意,让这些勋贵放心,万岁对他们的表现很满意。这帮人大多是色厉胆薄的人,如果有一个人被言官放倒,说不定整个团体都要散了。所以嘉靖这次,也是对他们做好安抚,又许了重利,确保这些人不至于半途而废。

这里面最豁的出去的就是郭勋,他点头道:“陛下能记住臣子们这一点苦心,老朽死亦无憾。我们这些人家里都有丹书铁券,与国同休,万岁过的好,我们的日子才好过。与万岁共进同退,是我们的本分,如果有人敢吃里扒外,老朽第一个不放过他。”

照例是吃酒,赌钱,郭勋寻了个机会,将杨承祖叫到密室里,脸上的神色也有些焦急“贤婿,老夫托你向万岁说的事,你可曾办了?”

“岳父放心,山西那件事,我已经替您向万岁分说过了,那件事本来就不能怪在您头上。到了地方人生地不熟,被人骗了很寻常么。万岁是讲道理的人,不会在这件事上苛求过多,至于将来怎么善后,小婿自己会想办法。说到这个,小婿倒有件事要有劳岳父,您在延绥那边,有没有靠的住的关系啊?”

郭勋这次出来站台,与其说是立功,不如说是赎罪,他所想的只是通过自己的表现,把结交白莲贼的嫌疑洗掉。杨承祖向他表示,不但那个罪过可以洗刷,将来天子可能还要就他这次出来站台的表现论功行赏,说不定靠着礼议之争,真有希望把侯位提拔成国公,这就属于意外之喜。

他欢喜之下,对于杨承祖的要求,也就尽量满足,他在延绥办过产业,在军队里也有一些人情,问了问杨承祖找人的用意,写了几封书信,让心腹的家人,送到延绥三边那边。

其他的勋臣,对于这些奏折到底有多大用,心里也没多大把握。郭勋那份奏折,实际出自严嵩的手笔,这个人胆子小,不大敢出来打对台。但是幕后替人写奏折,借别人的手与群臣过招,这一类的事倒是没压力。

勋贵们的知识水平有限,不知道这些奏折交上去能有多大作用,只能不停在杨承祖耳边嘱咐,一定要保证不要被杨廷和顺着名单反杀过来,其他的都无所谓。

勋贵们的反击,倒不至于真的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但是这

些人集体跳出来表态,确实有点反常。顺带就是让人有了一种很不好的感觉,总觉得是那些靠着出身血统而获得地位的勋贵重臣,又想要回归朝廷,掌握权柄。

这种事,对于文官来说,肯定不能被接受,但是眼下,只能算是细枝末节,即便是比较敏感的大臣,也顾不上打击这种势头。随着郭勋上本时间不长,嘉靖下旨编撰的《大礼辩》,终于编写完成,发放到大臣手中。

这份大礼辩,算是一份官宣材料,以嘉靖的立场,详细阐述了尊奉孝宗为伯考,以兴献王为皇考的正当性和重要性。这种行为,差不多已经可以算做嘉靖表明立场,公开宣布,要继承自己生父血统,不理会孝宗那边的血脉。

翰林院内,众翰林群情汹汹,众星捧月一般,把杨慎围起来“升庵兄,这份大礼辩您也看到了,这种东西,简直是耻辱,我们如果把这个东西认了,就对不起咱们读的圣贤书。”

“咱们是翰林,是储相啊,这么要紧的事,我们怎么可以不发出声音?别忘了,翰林四谏,那些前辈,才是我等的楷模,纵然粉身碎骨,白刃加身,也不能动摇我们的决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