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十一(1 / 2)
当张弘靖和他的属下,经过雄伟的蓟北城楼,浩浩荡荡的进入幽州的时候,一匹快马也刚刚经过此地。不过,不是进入,而是离开。
马上的那个人就是朱克融。
张弘靖,朱克融,就这样擦肩而过。他们,一个来自长安,却要进入幽州;一个来自幽州,却要前往长安。他们,究竟谁才是幽州的主人,究竟谁才是长安的客?
事实已经证明,张弘靖,不适合幽州。幽州,也不适合张弘靖。那么,朱克融呢?
临行前,刘总为朱克融描绘了一幅前景,一幅美好的前景。在刘总绘声绘色的描绘下,朱克融忽然有了一种心动的感觉。他决定,服从刘总的安排,前往长安,领略一下帝国之都的丰姿和丰彩。
这情形,像极了当年的伯祖父,朱泚。当年,正是在别人的忽悠下,朱泚兴冲冲地离开幽州,来到长安,却再也没有回来。那个忽悠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克融的爷爷,朱滔。如今,被忽悠的人换成了朱克融,莫非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不过,区别还是有的。朱滔是虚心假意的哄骗,满嘴跑火车,却没一句实话;刘总是真情实意的忽悠,没一句假话,至少,刘总是这样认为的。
兴致勃勃的赶到长安,朱克融迫不及待的踏上了中书门下政事堂的台阶,满腔热情的请求领导给他安排工作。
政事堂的官员不紧也不慢,不冷也不热,翻来覆去,车轱辘话说了一大堆,总结下来就一个字:“等”!
等就等呗,反正我从幽州带了足够的盘缠,钱够花。可是,不知为什么,朱克融的内心却掠过一丝丝不安。难道是因为那个官员的眼神?对,就是眼神,满怀鄙夷、讥笑和嘲讽的眼神。甚至,似乎还要一丝敌意的眼神。
三天过去了,没有消息;五天过去了,没有结果。
朱克融的内心有点不安,他,再次来到了中书门下政事堂。这一次,他得到的答案还是那个字:“等”!
又是三五天过去了,依然是杳无音讯。
朱克融又一次来到了那个地方,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答案:“等”!
就这样,朱克融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从初一等到十五,从月初等到月末,直等到花儿也谢了,还是没有等到那纸任命的诏书。
在漫长的等待中,朱克融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安,并不欢迎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可是,事已至此,又能怎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