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出任风波(1 / 2)

加入书签

贾诩在曹智和丹阳太守这个问题上,斟酌再三,丹阳谁当太守目前来说对李傕、郭汜集团并没有直接影响。虽说曹智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曹氏家族的人都和李傕他们不是一路的,但谁都明白在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特别是现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下。

贾诩倒是认为可以利用这件事试探一下皇帝的反应,于是贾诩就把这三封奏章递进了未央宫。

汉献帝现在已经十四岁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他觉得但这个皇帝太窝囊了,国家大事他一样也做不了主,随侍身边的都是李傕、郭汜的人,作为皇帝他甚至连保管玉玺的权利都没有,大部分奏章都是李傕、郭汜过目后加盖完玉玺,再让他看一眼,走个过程。

但今天送来的奏章大不一样,竟比平时多,而且还有好几封是未批奏的。献帝激动的赶紧阅读起来:“曹智?丹阳?“

当刘协读到这两个关键词时,还略显幼嫩的脸上泛起了光彩。并呐呐自语道:“曹智,不就是曹大夫吗?“

现在的朝廷通过这几年的轮翻演变,已经没几个人记得曹智这个当时在洛阳风光过一时的小臣子了。但汉献帝刘协从来没忘记过这个人,他记得这个曹智在他兄长少帝朝时就是当时的太中大夫。刘协和刘辨虽说非同母所生,但自小感情极好,刘辨做了皇帝还是常常拉着弟弟刘协一起接见臣子。曹智当时除了武官的职务以外,何静湘还为他安排了个文官,太中大夫,主要职责是规范皇帝的言议,顾问应对。这是个可有可无的官职,权力也不大。但却可以常侍皇帝左右,对皇帝施加影响。

曹智做了这个官职后,是在那一时期经常出入皇宫,可是曹智见皇帝的机会很少,见太后却很多。

但刘协依然记得他,刘协与兄长争帝位时,是这个支持兄长的少年将军在德阳殿把他从庞恍中叫醒,一直陪着他,直到他成为陈留王。后来在黄河古道的草丛里,他和兄长刘辨逃出张让的魔爪,正值颠沛流离之时,他们也是碰到的曹智,才得以结束逃亡。刘协记得他和那可恨的大魔头董卓说话时,也是坐在了曹智的肩膀上,那时,曹智像大哥一样保护着他,让一个九岁的小孩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汉献帝刘协的童年是极其缺乏快乐和安全感的,在皇宫中的小孩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金碧辉煌,特别是刘协的生母王美人死后,刘协更是被迫的早熟起来,这种变异的本能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生存下去。所以刘协是极其缺乏安全感的一个人,对能给于他安全感的人,他特别容易记住。

这时看到了是关于扬州刺史陈温,庐江太守陆康和九江太守乔玄联名表荐曹智出任丹阳太守的表书,倒是一阵惊讶后,又多了几分惋惜,惋惜像这样的臣子不能在他身边任职。

献帝刘协对这一封奏章并没有什么意异,像曹智这样做过京官的人,做一郡太守应该没什么问题,要是玉玺在身边,他会豪不犹豫用朱沙笔批注准奏,并盖上大印(现在的玉玺是到达长安后另外制作的,已不是传国玉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