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表明态度(1 / 2)

加入书签

曹智的话当然只有他自己听得懂,但事实的确如此,发生在建安十三年曹操的赤壁大败,已经被曹智人为的毁坏了好些重要因素,现在要重演这段历史,也已经很难了。

首先来说,时间的不对位,造成曹智的势力现在正值最强盛期,而孙权根本未当政,孙策也未死,他们孙氏集团的势力更是新兴的,连最起码的稳固也谈不上。更比十年后的孙权、周瑜的成熟,军队、势力的完备相差甚远。

再有荆州这个充满变数之地,现在还不归在曹智帐下,历史上曹操就是因为轻易得了荆州,而得意忘形的立即饮马长江的。曹智现在可没有曹操那份意气风发,目空一切。曹智现在的态度很审慎,行动也是步步为营,丝毫没有高歌猛进之意。

还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孙刘联军根本没有形成,他们就算想,现在也没丝毫机会。刘备现在还寄袁绍之下,根本未将兵马移师荆州。这其中作为赤壁之战主角的诸葛亮,刘备生命中最要的无与伦比的人,现在也应该还在襄阳以西二十里的茅屋内耕种,年纪也只有十八九岁,根本没有成熟。还有形成赤壁之战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鲁肃,现在也是曹智的属下,并且人在襄阳城之内。鲁肃对周瑜可能还有旧情,但此时对刘备是一点没好感。所以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能形成的条件一概没有,更别说一下把曹军十几万人,打得魂飞魄散,丢盔卸甲的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想象一下赤壁之战真实的场景,赤壁之战打响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但曹智这时没统一北方,曹操现在也已经死了。曹智更不是像曹操一样是一个乱世英雄,他更像一个一步步走来的王者,从讨董卓、降张秀、灭袁术、杀吕布、征刘表,获得了此时半个中原的统治权,这个时候他因为孙策迅速崛起,决定南下,一举剿灭盘踞在江东的异己力量,他最大的目标不光是孙氏集团,还有更重要的荆州,此时也以归入曹智的宏伟蓝图中。再说曹智和曹操一个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于,曹操一生的事业重心一直在中原、北方,而曹智起家的地方却是扬州。他对于南方、江东非常之熟悉,众多手下中更有许多熟悉南方谋士、将领,辅佐于他。并且很多本来应该在孙刘联军中的重要人物,现在都归曹智帐下。

众所周知,曹操兵败赤壁的主要原因是旗下军队不善水战,与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因此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而曹智起兵在扬州水乡之地,多年来旗下不但统帅水军将领人才济济,更有一支强大的水师。现在孙权虽说也因为侵入江夏后,水军实力正在迅速增长,但要和曹智的水军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曹操兵败赤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就是瘟疫流行。曹操是在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冬季是与周瑜率领的孙刘联军对峙长江的。曹智此时也早已在为南方湿润气候,可能引发了疾病,而筹集草药,防止霍乱等因为气候和人员集中所能产生的疾病。

此时,对于本来被迫出兵南下的曹智来说,整个事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劣势转为优势的重要标志。此次举兵南下也成为了曹智一统天下、九合诸侯事业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转折点。

曹智在身边众人足智多谋的谋士,能征善战的猛将有效配合下,曹智此时有无比坚定的信心,一定消灭未来这三国鼎立中的一份子。或许,因为刘备的适逢其会,在这时候出使到了荆州。曹智此时更是梦想着将那未来要与他鼎足天下的两个份额一并解决,这也是不无可能。

#########曹智的三封回信,在刘表醒转的第二日,就发到了襄阳城内。这三封信,一封是给鲁肃的,一封是给蔡瑁的,最后一封竟然是给刘表的。

这给刘表的信基本上是封公开信,前两封曹智还用了秘密渠道送到两位当事人手中的,但给刘表的信却是他属下一名叫典韦的雄壮将军亲自送来的。曹智驻扎在城外不多的五千军马也明目张胆的开始集结到襄阳守军能看到的地方。

虽说躺在病榻上的刘表对于曹智的这份信件看也没看,就直接撕掉了。这么激动的情绪对于一个大病初愈的老人来说,实在不应该。但刘表还是做了,他用他的态度告诉曹智,他是不会屈服的。

曹智同样没指望自己的信能收到多大的奇效,他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刘表他来了。他也用他的态度告之荆州上下,荆州只有一条路可走了,无论刘表醒没醒,主事不主事,现在没有结盟之说了,只有降,否则就是灰飞烟灭,寸草不留。

双方都表明了态度,说明了立场,接下来就看各自的博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