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发射资源(1 / 2)
单枚相控阵天线在经过了后期一系列的测试之后开始大批量生产,而小二也根据不同飞机以及地面雷达的不同需求,将自己开发的相控阵雷达演变成了三个不同型号,新型的相控阵雷达以“鹰眼”为代号,战斗机机载型号为鹰眼-1,大型飞机、预警机机载型号为鹰眼-2,地面型号则为鹰眼-3.
三款不同的鹰眼雷达,最大的区别就是体积的不同,对战斗机这种单体作战单位来说,三到五百公里的雷达探测距离已经足够实战使用了,毕竟自己的打击能力甚至还超不过这个距离,而且,距离越大,雷达需要扫描的空域也就越大,这样的话,雷达首先需要更多的相控阵天线、更大的功率以满足更远距离的探测,这样一来,探测距离越大、其重量与体积也就越大,需要的电量也就越大,对战斗机来说,升空重量内每一公斤都是非常宝贵的,所以,高功率的雷达并不适合战斗机使用。
鹰眼-2的有效探测距离在700-1000公里范围内,探测范围的提升,使得整套雷达的重量也几何倍上升,不过对预警机这种主要以雷达服务为主的大型飞机来说,这点重量对它并不算什么,而鹰眼-2因为其更大的覆盖面积,也使得其对处理能力的需求大大增加,以至于小二专门为其组建了一个处理平台,采用的,均是东辰自己的cpu。
鹰眼-3的有效探测距离甚至要比鹰眼-2大出数倍,其最核心的任务只有一点,那就是尽可能的扫描最大的范围、尽可能的跟踪更多的目标,这种雷达,已经属于基站式的预警雷达,对整个空域都有着极强的掌控,并且作为一个预警信息源头,它可以服务的对象非常多,不但可以为空中战机指示出更远距离的目标,还可以与火控系统相结合,直接为地空导弹提供雷达服务。
新型的相控阵雷达,对张文浩来说,最主要的用途还是换取卫星发射的入场券,当他将三款雷达交由军方进行测试之后,张文浩便与小二商讨立体定位卫星的研发工作,超过三十颗的卫星,张文浩希望能够在一年之内全部发射出去,甚至,一年的时间都有些太漫长。
小二心知张文浩对立体卫星定位系统已经迫不及待,所以,便在研发的当口,对张文浩说道:“老大,我觉得你现在就已经可以和那些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协商了,让他们为我们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如果能把全世界所有的运载火箭与发射中心都利用上,那么我想最多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的立体导航系统就可以架构完成了。”
张文浩开口道:“我之前咨询过高层关于海外委托发射的事情,高层也并没有提出反对,不过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尽量在本土完成发射。”
“这样太漫长了。”小二不禁说道:“如果全部依托国内发射,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候才能将我们所需的卫星全部发射出去,即便是现在东辰出资和国家共同建立新的发射基地,我们没有运载火箭技术,依旧要遵循国内的发射能力,一年匀出来十颗卫星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张文浩点了点头,道:“这个倒是可以和美国、俄罗斯以及欧洲那些国家沟通一下,以咱们目前的局势来看,相信这些国家都不会拒绝。”
小二提醒道:“别忘了还有曰本,他们的卫星发射技术也是世界级的,倒是可以和曰本政斧沟通一下,让曰本也承担一定的发射任务。”
张文浩想了想,道:“你看一下目前各国卫星发射的密度,还有他们最大的发射能力,估算一下,大概能够剩下的发射能力,每月一共有多少?”
小二立刻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包括网络上人人可见的资料,也包括了各国的机密资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老大,目前全世界的卫星发射市场都很平淡,今年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发射任务与计划,我想,如果能够把这些国家都笼络过来,三十颗卫星,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可以发射完毕。”
说着,小二又道:“卫星发射也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我估计我们最保守的也要发射35次,才能确保我们的整个定位系统可以覆盖全球,当然这里面也有发射失误会给我们带来的风险。”
张文浩略微思考了片刻,道:“35颗卫星,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能够造出来?”
小二答复道:“很快,我们自己生产卫星的主体,蓄电池我们也可以利用我们自己的技术,至于太阳能电池,这个我们就不用自己开发了,直接从供应商手里采购即可。”
张文浩又问道:“每一颗卫星的寿命大概是多少年?”
“五十年以上。”小二回答道:“我们的技术,绝对是世界顶尖级的,只要运载火箭能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最少五十年内,卫星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如果您实在是不放心,也可以多发射几颗卫星作为备用。”
“算上备用、算上有可能的发射失误,至少要准备四十颗卫星,这些就交给你来完成了,至于发射的载体方面,我再跟刘干事碰个面,让他转告高层,东辰没法等太久,一旦卫星制造完毕,我们就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最多的运载火箭资源为我们迅速完成发射。”
小二脱口道:“放心吧老大,四十台卫星而已,不是什么问题,也不会超过两个月周期,您最好在两个月之内,确定四十颗卫星的发射资源,到时候,卫星就可以直接进入发射流程。”
张文浩摇了摇头,道:“我和刘干事碰面之后就开始着手做这件事情,而且我不可能等到你把四十台卫星全部都造出来之后再去发射,而是抓紧时间把发射资源落实,然后每当你有卫星下线,我们都在第一时间将它送到轨道上去!”
刘干事最近非常忙,军方从张文浩手里拿到了“隼”式发动机之后,频繁的试飞让整个高层都无比重视,而自己就成了一个前方特派员,大部分时间都在试飞现场,将更多关于试飞的一手资料传达给高层领导,并且在整个试飞中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