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进军积石山(1 / 2)
“闭嘴!”
“一派胡言!”
“你这是长唐军志气,灭大吐蕃威风!”
小论一语落点,一片指责声响起,声音如同雷霆,差点把殿顶掀飞了。
小论说的是实情,却是不能给吐蕃群臣接受,谁愿意小瞧自己呢?尤其是吐蕃群臣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要他们接受吐蕃军队的战力不如唐军,还真有些难度。
“小论,你是在论兵,还是在灭自己威风?”大论不紧不慢的问道。
小论不赞成他的看法,这让大论很是不爽,此时不针对小论,更待何时?
“我说的是实情。”小论争辩一句。
“你那是鬼话!”群臣一片指责声响起,不屑的裂着嘴角。
“大吐蕃打败薛仁贵一战,大吐蕃付出了多少代价,你们知道吗?”小论一点退缩的意思也没有,大声反问道:“葛尔钦陵率领四十万吐蕃大军,与薛仁贵十万大军决战,竟然不能全歼薛仁贵的十万唐军,不是他不想,而是做不到,因为大吐蕃伤亡惨重。”
葛尔钦陵就是禄东赞之孙,极善用兵,号称吐蕃历史上的第一名将,有战神的美誉,就是他打败了薛仁贵。
“薛仁贵的粮草被焚,粮道被切断,没有援军,孤军奋战,即使这样,仍是大吐蕃伤亡惨重。葛尔钦陵知道,若是要全歼薛仁贵,不是做不到,是得不偿失,大吐蕃的代价会更加高昂,不得不与薛仁贵结盟,允其离去。”小论就事论事,声调越来越高,大声质问道:“你们只顾着高兴,竟然忘了这等大事。”
“这个……”群臣张大了嘴巴,难以反驳。
毕竟当年那一战,个中因由他们都知道,若是吐蕃有实力全歼薛仁贵,为何放走他?
墀德祖赞眉头紧拧着,一语不发。小论所言,他以为有理,却是不甘心,一天不收复大非川,一天不打败唐军,他的心就一天不得安宁,他等不起。
“哼!”
大论深知墀德祖的心思,冷哼一声,道:“小论,你这是危言耸听。当年一战,自然如你所说,可你知道,七十年过去了,大吐蕃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七十年间,沧海变桑田,吐蕃经历了很多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力更加强盛了,上自墀德祖赞,下至群臣一听这话,眼睛放光。
“当年打败薛仁贵,大吐蕃得到大非川,国力剧增。数十年来,大吐蕃东征西讨,疆域急剧扩大,已成万里大国,论疆域不在唐朝之下。”大论得意洋洋的细数起来:“北至石堡城,南到天竺,东到巴蜀,西与大食接壤。”
经过数十年的扩张,吐蕃的疆域扩大了很多,单论疆域面积,不比唐朝小多少。
“大吐蕃的疆域是扩大了很多,可是,口众、技艺、兵甲之利,有哪一样比得了唐朝?”小论大声反驳:“唐朝有七千万口众,大吐蕃万里疆域的口众不过两千万,与唐朝差了整整五千万。技艺精湛、兵甲之利,大吐蕃一样也比不了唐朝。”
论科技、文明、装备的精良,吐蕃与唐朝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吐蕃无论如何不是唐朝的对手。
“你是大吐蕃的人,还是唐人,尽为唐朝说话。”大论厉喝一声,宛若雷霆。
“孙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吐蕃若不能正视与唐朝的差距,这仗还怎么打?”小论一点也不退让。
“够了!”眼看着两人还要吵下去,墀德祖赞大喝一声,瞪了一眼小论,道:“大论,接着说。”
小论气呼呼的坐了下来,紧咬着嘴唇,不再言语。
“虽然大吐蕃的兵甲不如唐朝精良,可是,经过数十年发展,大吐蕃的技艺融天竺、中原、大食技艺于一炉,虽然不如,却也差距不大。”大论得意洋洋的盯了一眼小论,接着细数吐蕃的进步。
吐蕃的地理位置很好,南邻印度,东邻唐朝,西与大食接壤,对这三方技艺都有涉略。尽管如此,不过是窥其皮毛而已,在大论嘴里却是自成一家了,好象吐蕃的科技很发达似的。
“嗯!”群臣重重点头,这样的好话,太好听了。
“大吐蕃从唐朝那里缴获了不少兵甲,组建了禁军,禁军之善战不在唐军之下。”大论听了群臣的赞赏,更加得意了,道:“更别说,大吐蕃还有兵力优势,五十万对二十万,还打不过?”
以五十万对二十万,这是很大的兵力优势,吐蕃群臣信心有些爆棚,自信满满,齐声赞同:“五十万打不过二十万,我们枉为大吐蕃的勇士!跳到青海湖淹死算了!”
墀德祖赞眉头散开,根根向上翻,很是欢喜。很显然,大论这话说到他心坎上了。
“李隆基增兵十万,那是最低估算,要是他多增兵,你又如何?”小论突兀的插了一句。
“哼哼!”大论一连串的冷哼,得意的扬扬下巴,道:“唐朝全国不过五十余万兵力,那么大的疆域,驻守要就耗去二十万大军,安西都护府需要数万,李隆基能调到大非川的顶多二十万。再多,他拿不出来。”
说到此处,大论略一停顿,声调转高道:“就算李隆基增兵二十万,在大非川的唐军共计三十万,又能奈何大吐蕃?大吐蕃勇士以五十万打三十万,照样能打胜!”
“一定胜!”
群臣齐声响应,异常响亮,声震屋瓦。
“大吐蕃早已非昔曰的大吐蕃了!”大论猛的站起身,右臂重重挥出,很是大气,极有力道,宛若惊雷闪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