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赞普献舞(1 / 2)
《秦王破阵乐》是唐朝的军舞,本是唐太宗平定刘武周后传唱的一首军歌。后来,唐太宗命魏征进行改编,遂有此曲。
此曲是唐朝最富盛名的乐舞,直到后来的《霓裳羽衣曲》出现,方才渐渐没落。即使如此,每当有重大国事时,依然要上演此曲。
平定吐蕃是不世奇功,唐朝久富盛名的曲目都会上演,《秦王破阵乐》当然不可少。
《秦王破阵乐》最大可用两千人上演,麟德殿虽大,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表演,只有两百上场。这两百人全是梨园弟子,他们身材高大,身手敏捷,再穿上盔甲,颇是威风,动作整齐优美,一瞧便知训练有素。
在如雷的鼓声中,梨园弟子开始表演,引来一片叫好声。
“监军,这军舞好看是好看,却是少了一种气势。”李光弼眉头一挑,在李昌国耳边轻声道。
“嗯”李昌国轻轻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秦王破阵乐》之所以能让那么多人喜爱,就在于能激发人的热血,让人生出如身在战场,一往无前冲杀。然而,这些梨园弟子的表演虽然中规中矩,却是少了一种肃杀之气,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上过战场,不过把这种气势演出来。
“你们在说什么?”李隆基发现李昌国和李光弼在交头接耳。
“没什么。”李光弼忙闭嘴。
“陛下,这《秦王破阵乐》要由战场上滚过来的人演才更有气势,更加精彩。”李昌国眉头一挑,笑道:“若是陛下有兴,弟兄们愿为陛下试演。”
李昌国这不是冒失,而是有意为之。有了杨国忠父子一事,再整杯盘之后,李隆基的兴致不高,若是能借此事而让他的兴致大起,这对将士们大有好处。
李隆基兴致缺缺,在封赏一事上说不定就会打折扣。更严重的话,若是有人进谗,对将士们更加不利。要是让李隆基欢喜起来,这一切就不复存在了。
“哦。”李隆基果然有些兴趣,道:“将士们行吗?”
“陛下有所不知,《秦王破阵乐》已成军中乐舞,将士们没事就会表演。”李昌国借机介绍道:“或许弟兄们的动作不如梨园弟子整齐,却是多了一股肃杀之气,更加有气势,让人热血沸腾,如同在战场上厮杀,一往无前。”
此曲能让人喜爱,就是在于气势不凡,让人热血沸腾,梨园弟子的表演虽好,却是些银样蜡枪头,不能诠释那种肃杀之气。
而这种肃杀之气,正是将士们所长。将士们的短处,就在他们没有梨园弟子那么专业。
“那好,试试。”李隆基的兴趣被李昌国成功的勾起,抱着试试的心态。
《秦王破阵乐》李隆基不知道欣赏过多少回,都是由梨园弟子表演的,就没有欣赏过由战场上滚过来的将士们表演,他还真有些兴致。
“遵旨。”李昌国站起身,来到将士们面前,道:“兄弟们:陛下要欣赏《秦王破阵乐》,你们有没信心演好?”
这对于将士们来说,这是无上荣耀,谁能不欢喜,齐刷刷站起,大声吼道:“有!”
“好,挑两百善于此舞的兄弟们,好好给陛下表演一番。”李昌国大声道。
将士踊跃之极,你推我挤,愿为李隆基表演。李昌国好一通忙活,这才挑出两百人,率领他们入场。
参加庆功宴的将士们,至少是斩首十级以上,这还是在此战中的斩首数。若是加上在其他大战中的斩首数,每个人的斩首数远远超过十级,有的更是斩杀上百人,身上早就具有一股肃杀之气。
两百人打起精神,大步入场,那种肃杀之气宛若实质,让人心中凛然。
“啊!”群臣看在眼里,忍不住发出一片惊呼声。
群臣见识了将士们狼吞虎咽的吃相,认为他们粗鲁、有辱斯文,颇有些瞧不起。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将士们竟然如此有气势,让他们从心中凛惧。
“好!好!”李隆基是大行家,一眼便瞧出,这些将士们比起梨园弟子多了一股肃杀,多了一股豪迈,多了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李隆基刷的一下站起身,快步来到战鼓前,从李昌国手中接过鼓槌,道:“李昌国,这击鼓还是让朕来吧。击鼓之事,朕比你精通。”
李隆基的音乐天赋千古有名,他善长多种乐器,这击鼓更是不凡,非常有名,自然比李昌国更在行。
“陛下要亲自击鼓!”群臣谁个不知,哪个不晓李隆基善击鼓?一听此言,无不是大喜过望,极为兴奋,眼睛睁大,耳朵竖起,聚精会神,准备欣赏。
李隆基亲自表演这种事情很少遇到,若能欣赏一次的话,就是莫大的荣幸,要群臣不欢喜都不成。
“陛下亲自击鼓,臣何其之幸。”李昌国对李隆基的音乐天赋哪会不知道的,也是振奋,笑道:“臣就静聆陛下妙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