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1 / 2)

加入书签

倭海牛头岛,篝火熊熊。

[燕大王]令童子[小呆]自[仙乡]的草庐中提来中,有“告麦”、“食麦”记载。西周时,都城镐京外,曾规模化种植小麦。西汉末,农学家氾胜之又在关中广泛普及麦作。

不过,东汉末的粮食作物,依旧以粟居首位。国家、地方粮仓里贮存的,大都是粟米。政府税收收的也是粟米,只有在不产粟的地方,才会允许交纳稻米和麦子等杂粮。

在此时的农作物圈子里,小麦的“江湖地位”依旧很低,被称作是“杂种”或者“杂稼”。

早些时候,[燕大王]试种[系统]出产的粟米时,也于泉水旁、桃林里,种下半亩左右的春小麦。

至十月麦熟,粒粒饱满、收获颇丰。

[燕大王]不关注小麦的“发展历程”、“身份地位”,他关心的是小麦的“吃法”。

自小麦传入中土,至东汉末已有千把年的时光,华夏人大都保持着“粒食”的传统。“麦饭”如此,“麦饼”也是将麦仁压成一块块的饼子吃。

吃惯面食的[燕大王],对此很不适应。一待麦熟,他就弄出磨盘,将小麦碾磨成粉。然而,接下来他就犯了难。

面粉要做成馒头、花卷、乃至面包,必然需要发酵。[燕大王]却不知道怎么制作酵种。他用苹果、葡萄这些含糖分多的水果,试了好些次,最后只收获了瓶瓶罐罐的霉菌。

没奈何,他只得用老辈人的法子,弄来面粉、温水,和成团放在温水瓮里,让其自然发酵。

又试了好多次,总算是成功了。

当热气腾腾的大白馒头端出笼屉,[燕大王]一口气吃掉两个。

接下来,宣腾腾、热乎乎的大馒头,一举俘获了秀儿、赵云、曹仁五人的心。

没有碱面中和,馒头不免有些酸味。但曹仁、赵云、杜鹏等,却顾不上烫口,大口嚼着,连声道:“多谢……嘶……多谢大王赐此珍馐。”

秀儿也很喜欢,虽是樱桃小口细嚼慢咽,却也与[燕大王]一般,吃下了两个大白馒头。饱饱胀胀,小肚腩都撑了起来。

一连数日,秀儿都随着小大王,围着那水瓮、铁锅、笼屉打转。最后干脆系上小围裙,如葱玉指揉起面团来。

秀儿聪慧,很快便熟悉了个中技巧。她做出的馒头,比[燕大王]做的更加宣软可口。而且,由[燕大王]稍加点拨,秀儿很快学会了做包子。

各式各样的包子,有韭菜包、萝卜包、荠菜包、豆腐包、豕肉包……花样繁多、滋味各异,令[燕大王]六人大饱口福。

熊猫、小狐狸等几只小兽对此并不感兴趣,早早跑去灌木丛林中疯耍。[小呆]虽然喜欢开锅时蒸腾起的水汽,却也不吃馒头包子。也幸亏如此,不然,新收的几袋麦子还真不够人吃、兽嚼、鸟啄的。

嘶嘶!

青石横压着的锅盖下,一道道老面馒头独有的麦香味,裹在蒸汽里,从缝隙间散逸出来,引得人食指大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