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产品标准化(1 / 2)

加入书签

在外人的一片嘲讽之中,闷声发了一笔小财的沈重用这些银子支付了欠着工匠们的工钱,接下来雷厉风行,第二天就又召集了一百个学徒帮工,大张旗鼓地开始闭门造车。

在外人看来,这就是沈重在掌墨师傅全部被挖角之后,恼羞成怒得有些不择手段,想要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兴德居二楼,最大的包间尽欢居里面,王正林坐在主位上,一脸的志得意满、神采飞扬。

昨天蔚州城大小作坊在自己的带领下,同心戮力,除了木轩坊以前的十来个老人,所有的掌墨师傅都投到了自己这一方,眼看着沈家木轩坊忙活一天,一个工匠都没有招到,王正林心中说不出的快意。

而且通过这一件事情,王氏木器在整个行业的影响力更是大大提升,一些小的作坊主已经围拢在了王氏木器周围,王正林俨然已经成为整个木工行的龙头老大,这种一呼百应的感觉相当不错。

“沈家昨天招工的时候我去看过了,那些学徒工可真是活宝啊!有的连墨斗该怎么使都不会,能济得什么事?”座席上一人嗤鼻笑着说道。

另一人也是得意洋洋接话道:“那又有什么办法?蔚州城的掌墨师傅基本都到了咱们这边,沈家这边无人可用,可不得病急乱投医了啊!”

另一人冷笑一声说道:“造马车又不是打仗,要靠人去往上填!就算沈家招的人再多,锯子不会用,墨斗不会使,还能济得什么事?”

“我马志齐做这一行这么多年,今天算是开了眼,赶鸭子上架这还是头一回见。或许这沈重脑袋确实是被撞灵光了,想出了咱们这些老家伙都想不到的好办法呢。”

这马志齐是木匠行里的老人了,早些年是别的作坊中的掌墨师傅,凭着自己的手艺带出了几个徒弟,这才算是做起了个小作坊,因为手艺不错,作坊虽然不大,但在这一行里也算小有影响力。

此时他面se严肃,看上去一本正经,但众人却都听出了他口中的揶揄和不屑一顾,兴德居上顿时一片轰然大笑。

沈家招了一批什么都不会的学徒工开始闭门造车,这些天在蔚州城沸沸扬扬,已经彻头彻尾传为了笑柄。

沈重可顾不上听这些风言风语,这些天他一直在木轩坊中忙碌着,吃住也和这些老工匠们在一起,木轩坊的会客厅中不时就传来纷杂的议论声,有时候还会争吵几句。

标准,标准,这是这些天从沈重嘴里说出来的最多的一个词,让那些本来对这个词还有些生疏的老师傅们耳朵都生出了茧子。

那些干了一辈子木匠的掌墨师傅们,老祖宗这些年传下来的经验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现在让他们听从沈重这完全出于后世的方法,实在是有些难为他们了。

这是一次思想的交锋,是后世的实用主义和现在经验主义的一次激烈碰撞,要打破这些老师傅们遵循了一辈子的成规,确实有些困难。

不过沈重很有耐心,光是一个车轴粗细为什么要完全统一的问题,沈重就讲了不下十遍。

所幸这个时代的匠人还不像后世印象中的那些古人那么顽固不化,也并不是那么固守己见,只要沈重讲得有道理,这些掌墨师傅也都还能接受。

一个拥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最早使用各种火器的国家,必然有它的可取和包容之处,这个时代人们的创造力和包容力还没有完全被关外那个愚昧的民族所泯灭。

在沈重一遍又一遍讲解下,在席大生和作坊中十几位掌墨师傅的共同智慧结晶下,今天,木轩坊马车标准细则第一稿终于炮制出炉了。

这份凝聚了木轩坊十几位掌墨师傅心血的标准细则在原有图纸的基础上,对马车上面每一个卯榫结构的尺寸和开口大小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对马车的大小,车厢板的尺寸甚至木楔的大小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以前每一辆马车的制作,都需要一个掌墨师傅全程把控,马车各个接合处卯榫结构的大小和尺寸,完全是凭借着掌墨师傅的经验来完成。

现在有了这一张标准细则,大大降低了对作坊中工匠的技术要求,只要按照图纸上的尺寸将部件加工出来,只要不出现大的偏差,就能完成一辆马车的组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