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京师大学堂(1 / 2)

加入书签

“京师大学筹备的如何了,明年二月可否如期开学?”刘钧询问新任教务司教务卿。

教务司是新设机构,从原礼部中分出,主管全国的教育。教务司成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筹办京师大学。

京师大学,就是明时的国子监。但也不完全是国子监,明代的国子监也是沿用历朝,是明代的最高学府。不但有北京国子监还有南京国子监,分称南监北监,国子监一度规模庞大,监生众多,最多时,人数过万。

不过到了晚明之时,已不复曾经盛况。

大汉新朝立国,百官也奏请沿设国子监。但刘钧却没同意,明代的国子监学习四五经,兼习性理大全,并律令、数等内容。但总体来说,刘钧对于明国子监的教学方式并不满意。

做为朝廷的最高学府,刘钧希望这所学校教出来的都是国家需要的真正人才,而不是一群什么经史砖家。那样的人,大明太多了,并不需要国家再花费大力去培养一批出来。相反,朝廷现在却急需要一些真正的基层官员和吏员。

明和以往的朝代一样,都只管官,不管吏。官是流官,吏却是世家。所多官员科举入仕,结果读了几十年四五经,钻研多年故纸堆,只会做八股,对于庶务,一窍不通。因此,上任之前,便要雇佣多名师爷,到了任上,真正的政事其实也都是交给师爷们处理。

这样的官员,朝廷要的何用?

刘钧希望朝廷官员能有更多担当,更积极办事,而不只是一群占着位置不拉屎,什么都不懂的人。

因此他才改革了科举考试,但光是那样还不够。

刘钧绝不会把那些通过科举的新科进士直接放官,那是对朝廷的不负责任,对地方百姓的不负责任。

刘钧要让这些进士们再炉改造一下,他们会在京师大学进行上任前的专业培训。还得经过在衙门里的实习期后,才能给他们授官上任。

不过就算刘钧提升科举录取率。但三年三千举人六百进士,这点人对于如今宠大的帝国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刘钧也有个计划,打算以后吏员。起码先把那些经制吏,也都由朝廷从科举中考选出来再培训出来的士子们出任。

把吏职,从那些地方吏员世家手里夺来。

不能打破吏员世代相袭的现状,想改变地方官场,是很难的。

今年是第一次科举。因此刘钧也是非常大气的一次录五千名乡试落榜的秀才,等会试过后,刘钧还打算再录取所有两千余名落榜举人,到时再加上六百进士,都通通送入京师大学进修。

明年新开学的京师大学,第一批就将迎来八千名学生。这八千人,学习两年之后,就将全都去京畿各部衙做一年吏员,再去地方做一年吏员。

两年学习,两年实习后。正式授官上任。

进士会从县丞、主簿这样的县二尹三尹做起,不会直接就任一把手知县。而那些举人,则会从乡长、镇长、县典吏做起。

原来明朝时,一个县,正式官员也就这四个,甚至典吏都只是没入流。

不过现在刘钧已经把县典吏纳入了品官范围之内,并且每县的六房吏,也都纳入官吏体系。此外还增加了县法院、县警察分局、县教务分局、县税务分局等机构,各部门的头也都算是低级官员。

把吏也都纳入国家官员体系,打破过去官吏严格的界线。刘钧认为极有必要。

大汉朝也在县以下,正式将在全国设立乡镇,把国家的管理级别向下一级。打破过去皇权不下县的传统,以后朝廷会管到乡一级。

因此这乡一级的派出官吏。自然也得纳入朝廷管辖,而不是什么乡村选举自治什么的。

现在选拔出来的这五千名乡度落榜秀才们,经过同样的进修和实习后,拥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他们,就会成为全国几千个乡镇的基层官员。而且他们还得从乡镇的副镇干起,一步步往上提升。到时全靠他们的考绩升降。

刘钧相信,这些通过科举出来,又有过专门的培训学习,还有着中央部衙和省府官衙中实习,有过实际经验的乡官们,会更好的替帝国管理好乡一级。

而将来这些拥有极不错基础经验的乡官们,可以步步上升到县级甚至府级省级,这样一步步从基层上来的官员,肯定会比那些原来的旧官僚更优秀。

县乡官和吏,将来都由朝廷选派,也就都成了流官,吏员不再是地方世代相袭,不再是土霸王,这对于吏治,对于朝廷来说,都将是极有助益,虽然这样做,会大大提升朝廷的管事成本,但刘钧认为这个成本值得。

以后大汉中央最高学府就是京师大学,甚至将来还会专门开设一些专业的班级,比如律法学院、税务学院、海关学院等等,这样专业的部门,就有专业的官员培训出来,内行管理内行。

在他的设想里,将来大汉的所有吏员,那都要从科举中选拔出来,但不会再是原来的科举。

今年的科举,就是第一步,而京师大学,就是这第二步。

“陛下,京师大学用的校舍是北监原校舍,就是目前教师和课本还没有完成。”

原本教务司是打算直接用国子监的老师的,但刘钧否决了。不能直接沿用国子监的老师,但可以通过考核,选出合适者留用。

“从京畿各部衙中,选一批比较优秀的官员和吏员,用他们来当教师。”

“用京畿部衙里的官吏来当老师?”教务卿大为意外。

刘钧笑笑,“我们京师大学教的是什么学生?全是科举选出来的,全是国家未来的官和吏,我们也不需要教什么四五经,四五经今后只是京师大学里的选修课,他们主修的是如何做好一名官员,如何做好一名吏,不能讲虚的,得实实在在的教他们如何理政处事,如何写公文。如何办事等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