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父子静夜叙家常 叔平晨起习文武(2 / 2)
接着,王衡又到后院去向母亲问安,他到厨下端了一碗蜜浆,来到了母亲的房间。
王衡给母亲奉上蜜浆,母亲十分高兴,对王衡道:“三郎,这几天在这里可还过得惯?”
王衡的母亲名叫郑宁,是琅琊郡邻郡北海郡高密县人,高密郑家是北海大族,同样是世代簪缨,只不过到了汉末时没有再出什么大吏,显得有些没落,但是高密郑家与琅琊王家是世交,王家与郑家经常结亲,王叡也娶了郑家的女子。
郑宁出身士族之家,同样知书达理,温良贤淑,所以王叡与她一直是相敬如宾,最近十几年来,郑宁的从兄郑玄苦研经术,四处游学,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融汇一炉,创立了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大成的“郑学”,俨然成为了东汉士林一代儒宗,这也让郑家家声复振,而郑宁也更得王叡敬重。
王衡点头道:“阿母,我在这里还过得惯。”
听了王衡的话,郑宁这才微笑着点了点头,母子俩又说了一些家常话,王衡这才拜别母亲,回房休息去了。
**********
这些天,王衡的生活很有规律,闻鸡即起,跟着刺史府里的护卫们练过一个多时辰的武,然后用冷水抹了身体,用过朝食,再开始读书,这是原来那个王衡的习惯,同样也是现在这个王衡的习惯,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很热爱体育锻炼,来到了这个乱世,如果没有一副好身体,没有一身足以自保的功夫的话,他又凭什么在这个乱世活下去?所以这样的毅力他还是有的。
王叡本来也不是一个只知道皓首穷经的腐儒,他兼通君子六艺,可算是文武兼资,颇通兵略,所以对王衡这个唯一的儿子,他当然也是从小就开始从文武两道培养他。
说到这些刺史府里的护卫,也不是寻常护卫,琅琊郡民风剽悍,颇多尚气任侠的轻侠少年,去年黄巾之乱时,青徐两州虽然由于唐周告密,起事计划提前泄露,渠首马元义被捕,导致黄巾组织被严重破坏,起事势头不如其他州那么猛烈,可也有不少小规模的黄巾军在州郡中作乱,为了保境安民,王叡当时也是招募本乡壮士义从平乱,由于王家在琅琊郡颇有盛名,所以琅琊郡本地不少轻侠少年都闻风景从,加入了王叡的义从,他与本地郡兵合作,很快就平定了本地黄巾,而他也因为这一军功,以及他在士族中的高名,得了荆州刺史这个官位。
而那些跟随他击贼平乱的义从,一部分散去了,可还有最精锐的数百义从跟随着他,不远千里的来到了汉寿县,而这刺史府里的护卫,自然也就是由这些精锐义从来担任了,王衡便是每日跟着这些弓马娴熟的义从练武。
琅琊王氏历朝历代都以出美男子而闻名,特别是在不久之后的晋朝,琅琊王氏的王衍、王敦、王导乃至书圣王羲之等人,都是身材高大挺拔,风姿绰约的美男子,所以王叡父子俩的底子自然也不会差,王叡身高七尺八寸,也就是将近一米八,而王衡虽然年仅十三岁,按实岁算仅仅才十二岁多,身高也有将近七尺了,也就是一米六左右,以这样的发展势头,他成年之后的身高绝对会超过王叡,而且父子两人都是身姿挺拔,眉目俊朗,称得上不折不扣的美男子,而王衡这样的身量,也是练武的好苗子,王衡自己对练武也十分有兴趣,所以王叡的这些精锐义从们也是对他倾心相授,王衡的功夫底子打得相当不错了。
练武之后,便是学文,在琅琊的时候,都是王叡亲自教授王衡经学,到了荆州,王叡公务繁忙,不能亲授,于是便每天给王衡定下功课,让王衡自学,有了前几年王叡给他打下的底子,再加上王衡聪颖的天资,他自学的效率也不低,如有对经文中的意思有不懂之处,王衡会在晚上再去问王叡。
王氏家学偏向今文经学,家中藏有许多今文经学的典籍,比如邹氏《春秋》、梁邱《易》、《韩诗》等,都是今文经学的重典,其中邹氏《春秋》更是只有王家等少数几个士族尚有收藏,藏本已经非常少了,所以当初郑玄四处游学,就曾到王家借阅过邹氏《春秋》等书,并曾和王叡互相印证所学,受益非浅,对于他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融汇一炉,创立郑学,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王衡对三国那段历史还是比较熟悉的,他深知经学在这个时期的重要性,因此他虽然对经学没有多少兴趣,也是努力学习,进步非常快。
王家的藏书里除了经学典籍之外,杂书也有不少,其中就包括一些兵法书,王衡同样也知道这些兵法书的重要性,每天在完成王叡布置的功课之外,也会苦读兵书,有不懂的地方,同样会向王叡请教,王叡对自己的儿子当然不会藏私,同样也是倾囊相授。
王衡到了这个世界之后,发现自己的脑子比原来好用了许多,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加强了不是一点半点,每天王叡给他布置的功课虽多,他也是顶多半天时间就学完了,这其中还包括他看杂书的时间,可谓是过目不忘,这样一来,剩下来的时间,他就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了,对于这个,王叡倒也不禁止,只要王衡的功课能够按时完成就行了,他也不希望王衡变成一个读死书的腐儒,能够到处多走动一下,明白一些世事人情,倒也是一件好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