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王道气象:道不拾遗(1 / 2)
“大人且慢,我是山东士子,欲在秦国入仕。在入仕之前,我想了解秦国国情,想随大人一道前去查查,不知可否?”秦异人上前一步,冲县曹笑道。
县曹把秦异人一通打量,微笑点头,道:“原来是山东士子,幸会幸会。敢问仙乡何处?我是齐国人。”
“你也是山东士子?幸会幸会。”秦异人做出一副亲热状,笑道:“我是赵国邯郸人氏,叫赵异。”
“原来是赵兄。我叫许负。”县曹笑得更加亲切了,道:“在入仕之前要多加了解秦国国情,赵兄的想法很好。要是商君当年没有花费数月时间,踏遍秦国的山山水水,也不会有著名的‘强秦九策’,更不会有商君之法,这很有必要。赵兄,随我一道前去便是。”
在秦国遇到来山东士子并不稀奇,因为秦国的官员有三四成来自山东之地,吏员更是高达六七成来自山东之地。不过,同为山东人,毕竟有了共同话题,自然就亲近了许多,许负言笑晏晏。
“谢许兄。”秦异人与许负并肩而行。
他很想亲眼秦国的官员是如何处置这些事情,同时他也想亲眼国人的居所。
一国之兴衰,可以从国人的居所出端倪,这机会不能错过了。
许负为秦异人介绍道:“在秦的山东之人很多,秦人不会排挤我们,我们也不必上官的脸色。只需要把事儿做好就成。我,本是齐国临淄的一介布衣。在齐国很不得志,走投无路之下,不辞辛劳,来到秦国。原本想是碰碰运气,却是没有想到,一到了秦国,方才知道山东之地骂秦国是多么的无知,他们是睁眼说瞎话。我识得些字。办事也还行,到秦国官府一试,竟然被选中了。”
说到此处,略一停顿,颇为自豪,道:“我入秦已经三载了,积功升至县曹。再过些年。积些功,我还会再升的。在秦国做官就是好,只要尽心尽力就成,秦国不问贵贱亲疏,只问才干与功劳。”
他的话很真诚,没有虚假。秦异人相信他说的是真的,笑道:“那我得祝贺你早日升官。”
“呵呵。”许负很是欢喜,笑着问道:“敢问赵兄,是为官,还是为吏?”
官是指官员。吏是指办事的人员,相当于现代的“公务员”。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大。
“我想谋个郡守之职。”秦异人头一昂,胸一挺,极是自信:“方不枉我一身所学。”
“郡守?”郡守是高官了,秦国极为重视,每一个郡守都是千挑万选,许负好一通吃惊,睁大一双眼睛把秦异人好一通打量,笑道:“失敬了,原来赵兄身负经纬之才。若赵兄真有如此雄心的话,我想你应该去陈仓陈家村瞧瞧。”
“哦。可有说法?”许负特的提起,必是有见地,秦异人忙问道。
“商君当年入秦,就在陈仓陈家村住过。”许负一脸的崇敬之情,笑道:“那里我也去过,至今乡亲们还在传颂商君的一些轶事。若商君不在陈家村居住过,就不会有‘移风易俗’一事了。”
“移风易俗”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竟然与陈家村有关,秦异人的好奇心大起,问道:“许兄能否细说?”
“这……赵兄去亲眼瞧瞧更好。”许负想了想,没有为秦异人解释,道:“商君的移风易俗非同小可,这对秦国影响深远。商君变法之际的秦国,秦国处在亡国的边缘,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国人庶民吃不饱,穿不暖,盗贼蜂起,械斗成风。经过商君移风易俗,秦人民风古朴,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不可能吧?”赵姬大为不信。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王道气象,只存在于《诗》、《书》中,现实中哪会有,秦异人也有些不信。前任在这方面真的没有多少记忆。
“这事千真万确。”许负重重点头,大是笃定。
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民风淳朴,道不拾贵,夜不闭户,史书记载得明白。这点,即使那些骂秦国为虎狼、残暴不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比如冯梦龙,难得的在《东周列国志》里感叹了一句,这是王道气象。
正说着,来到一家门前,这家的家主早已在等候了。
秦异人放眼一瞧,只见这是瓦舍,房屋不多,就三间,却是窗明几净,干燥,通风条件好,很适合住人。
进入屋里,只见屋里很是整洁,清扫得很干净,没有灰尘杂物,没有臭味,有着一股清新之气。
“这……要是在山东之地,定是大户人家的居所。”赵姬打量一阵,大是惊讶。
“没错。”秦异人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
“呵呵。”家主大是欢喜,很是自豪,道:“山东之地骂我们秦国为蛮夷,他们才是蛮夷。哦,不,蛮夷都是高他们了,他们那是猪,他们住着猪圈,他们能有我们这么好的居所么?”
这是自吹之言,却是很有道理。
在秦异人的印象中,山东之地饿殍遍地,穷人多如牛毛,如眼前这样的居所,在山东之地已经是很难得的住处了,非大富人家莫想。而在秦国,这是寻常国人布衣的居所,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秦异人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