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1 / 2)

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02-0

小比有七科,诗书礼乐射御数。

而小比的主持者,自然是院正。一个衣着朴素,精神矍铄的老人,孙承宗!说实话,在提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苏默结结实实给吓了一跳。

只不过有过见董其昌卢象升时的经验,苏默已经比较淡定了。至少表面之上没有变化。至于心中如何暗涌波涛,那着实有些惊人。

尽管苏默对明史不大了解,但对于孙承宗此人,还是耳熟已久的。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青年时代就对军事有着浓厚兴趣。在边境教书时,“杖剑游塞下,从飞狐(河北涞源北飞狐关)、拒马间直走白登(山西大同东)。又从纥干(山西大同东纥真山)、青波(河北清河)故道南下,结纳其豪杰,与戍将老卒,周行边垒,访问要害阨塞,相与解裘马,贳酒高歌。用是以晓畅虏情,通知边事本末”

同时,孙承宗科举登第为甲辰年榜眼,其后入宰执预备役“翰林院”为翰林。修文习政,甚至教导后来的天启帝朱由校。培养了明末一代悲壮人物袁崇焕!

天启五年夏,孙承宗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形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关锦防线。他还培养人才,袁崇焕、祖大寿、吴襄、满贵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崇祯十一年,后金兵围攻高阳,孙承宗英勇就义。据《明史》载,孙承宗阖家上下百余男儿,尽皆死战,城破女眷自杀。可以说,孙承宗将他能给的一切,都给了这个国家。

而今,在华朝。对比这位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在初期履历之上,差距并无多大。在华朝,孙承宗依旧去了边塞游历,天下地理油然在胸。依旧科举等第取了榜眼,只不过后来关于院正的消息,苏默就了解不多了。

他只知道院正在边疆奋斗了很久,九边尤其是辽镇的经营,用了院正极大的心血。

而后,在遭遇失败时候。院正心灰意冷,回了书院。自此,操持教书育人之业至今。

虽如此,但这位院正在华朝的地位依旧尊崇。

收回思绪,小比,即将开始了。

主持者虽说是院正,但七科事务繁多,当然不是由院正一一过问。他的职责类似科举时候的主考官,负责监察督促,同时,具有考场最终决定权。

而七科考务,则有书院之中择选出来的七名德高望重的导师负责。其中,钱谦益负责诗,副院正董其昌负责书画,温志强负责数,黄道周负责礼,焦竑负责御,曹文昭负责射,商景兰负责乐。

在场学子一百零七人,可以自由选择次序进行考绩。但必须在酉时之前完毕,而此刻,刚刚过了午时。

“咚……咚……”悠远的鼓声响起,所有学子齐齐集合在祝融殿上。

百数书院正式教师入殿,鱼贯而入的队列之中,为首一人,赫然便是苏默到的那个去观日出的老人。

苏默张了张口,头低的有些厉害。

“参拜恩师!”在训导阁司业刑克的主持下,众人朝着一干老少云集的教师齐齐行礼。

随后,空旷庄严的大殿上。孙承宗微笑和蔼地笑声响起:“起来吧,总算能够一起,都见到你们这些孩子了。”

莫名的,苏默感觉到这气氛一松。显然,这个院正轻松写意的态度很是稀释了场内的紧张感觉。

“见到你们我很高兴,不过你们却别高兴得太早!”孙承宗话顿了顿,全场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老人身上:“书院的小比,在我啰嗦完几句后就要开始了。具体的规则一会会有各个倒是为尔等举行。之前分的科,恐怕这次就要作废了。书院此次突然的变动,我为那些耽误了的同学,陪个不是!”

说着,孙承宗一礼!

苏默连道无需如此,一干新来的学子也显然被吓得,齐齐都是大礼回敬。

孙承宗没有再拖沓,而是直接切入正题:“国家的情况并不如邸报上那般好。这个国家,是鲜花满锦还是烈火烹油,都会在你们的眼睛里,一一展开。我这个老家伙说到这里,最后送你们一句苏默同学说过的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谨记吧!小比开始!”

第一个出列的是钱谦益,这位名传江南的老帅哥显然是大家都不陌生的。只不过,这个温文谦逊的倒是这一次表情有些古怪:“同学们先不必忙着散开。这一次,我与董师商量好了。此次七科之中的诗、书两科皆可由两日前诗会之作品为成绩计入。对了,诗只考诗,词文赋暂不计入。书法嘛,也可以由上次的作品上交,也可以现场再写!”

“就这样吧,想好了,到我的牧斋里面去交作业吧!”说完,钱谦益就洒然而去。尽管这次小比在一干学子眼前,的确是十分正式重要的事情。

但在一干历经风雨的导师眼中,这些,委实只是一个小比。就当做作业好了,难不成还有谁敢在祝融殿上舞弊?这可不是贡院!

“好了!”仇天勾着苏默的肩:“你倒是轻松了,这诗一关是不用过了!可怜我还得去老老实实作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