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劳心惨兮(鸽鸽哒)(1 / 2)

加入书签

第五百九十四章劳心惨兮

自己跑欧洲去见黎华?

欧洲。之前的爱尔兰之行,可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

无论那句“菜鸡互啄”事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其起因却是自己一行人遭受了不公的待遇。把爱尔兰那样的边陲之国作为整个欧洲的代表固然有所偏颇,但对于80年代的欧洲,毕文谦并不存在特别的向往,即使非要说点儿兴趣,倒是东欧诸国还没有历史性地分崩离析时究竟有着怎样的面貌更值得探究——就一点儿朴素的历史好奇心而言。

所以,他并没有回应小晓琳的话。

“王京云,如果你们没有其他事情了,那就这样了。顺便,小晓琳,附近的电影院,帮我包个场,凌晨时候就好,不要和其他人冲突……”

“经理,你这是要做什么?”小晓琳不解道。

“之前王京云提到了一个苏联电影,好像叫《渴》,对吧?趁现在这个当口,我打算看看。”

王京云看着毕文谦,哑然无语。

小晓琳却摇头笑了:“这样的话,就不必包场了。创作组那边已经不比去年了,现在已经搞了一个自己的小放映室,不再是露天的了。你要看电影,去那边就好,还近便得多。只不过,倒是这电影的拷贝……我尽快替你问问吧,争取明晚上就能看上。”

好吧,即使已经在80年代生活了三年,毕文谦仍然下意识地把网上找电影资源的便利作为了习惯性标准。

感慨中,毕文谦只能微微残念着脸:“好吧,那就这样了。我去跑五公里了。今天,争取早点儿睡。”

话是如此说,真躺在床上时,毕文谦却睡不着。

黎华提的问题,简直如泰山压顶。

作为80年代的“土著”,她能够毫无顾忌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当中流击水的担当,正是他为之喜爱着迷的原因之一。

但恰恰是作为穿越者的自己,毕文谦比黎华,比王京云和小晓琳更清楚,这个问题意味着什么——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自己的话,黎华不仅听了,而且信了。

只不过,似乎,黎华对什么是老路的认识,和10年代的主流说法略有些偏差。而什么是邪路,走邪路的后果,她还没有真正足够深刻的认识。

无论如何,她已经瞧不上她所理解的老路和邪路,于是,寻找新的道路成了自然而然的求索。

当初那一声让自己骨头酥的“你是我师父”,现在却让人感到了沉重。

——身为体制政策研究室的常务副主任,常人眼中大约是不折不扣的新贵,坐着火箭不仅没有爆炸,反而起飞上了天,挟物价闯关的动荡爆发前公开说“在座的各位都错了”的资本,黎华第一次真正拥有了改变中国道路的可能。

她当仁不让地肩负了自己所认为的历史使命,她一如既往地信任自己这个师父。

虽然离王莽新政前的众望所归还有距离,却很是相似了。

然而,自己当初之所以不愿意亲自走上黎华的道路,就是有自知之明——自己不是那块料。以穿越者的身份影响世界越剧烈,穿越者所拥有的信息优势必然会越来越少,指不定就渐渐成了银样镴枪头。对此,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才会宅在四合院里不断学习。

但到了现在,临界点,或者说分水岭的感觉,竟莫名地强烈。

早在和黎华相识之前,那个在申城更早照顾自己的尹喜兰,就为了在时代的浪潮下被各种裁撤的越剧团,向自己提过写新越剧的希望。那个时候,自己将她的问题不了了之了。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和尹喜兰谈不上多么亲近,更重要的是,自己当时解决不了她的问题。

可现在,黎华提出的问题,却不可能不了了之了。她的问题不解决,自己的追求也必然不好通达。流行音乐属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国与国之间争衡的载体之一,想要求索歌神的境界,不可能身处在一个在精神上跪舔外国文化的环境里,而要彻底根绝那种可能,则必然要让自家的文化制霸天下。其实,需要的并不是制霸,而是对自身绝对的自信,但在80年代的时代背景下,考虑到这个时代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多数的精神状态……矫枉却必须过正。

盛唐方生盛唐气,六朝唯留宫体诗。如此而已。

只是,和当初面对尹喜兰时相似——授人以渔,渔在何方?

对责任越有清醒的认识,责任感导致的沉重就越有份量。

何况……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结果,第二天清早练歌,毕文谦久违地精神不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