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5)(2 / 2)

加入书签

八桥城的守将多是吉田源四郎的族人,当年他的父亲吉田左京亮跟随尼子经久攻入伯耆国,因战功成了八桥城主,一族经过二三十年生养,成人的拥有三四十人,未成年的还有四五十人。

这也是吉田源四郎的底气所在,守军将士见得他们的城主赤身出门。不觉心中有一些黯然,眼见得八桥城失落在即,他们的城主竟然还如此荒诞,光天化日之下与娈童相处。

八桥城一直都是伯耆国相当重要的城堡。自尼子经久在大永年间夺取八桥城,并且让家臣吉田左京亮成为八桥城的城主以来,都是作为震慑东伯耆国的主要桥头堡。

西伯耆国隶属于新宫党,在新宫党反迹未显的时候,一直以来都是尼子氏的基本盘。也是出入美作国的交通要道,尼子晴久远征备前国走的也是这一条道路。而东伯耆国的国人众多是一些墙头草两边靠,尼子氏强盛时投向尼子氏,因幡、但马的山名氏活跃时又靠向山名氏,时不时的挑战尼子氏的底线,如此以来,八桥城的地位不减反增。

随着恩怨的深入,八桥城和东伯耆国人众之间的仇怨也渐渐加深,吉田左京亮、源四郎父子的手中沾满了东伯耆国人众的鲜血,八桥城才会在出云国动荡不安。新宫党反乱的情况下,还要紧抓尼子氏的大腿不放。吉田源四郎清楚,一旦让东伯耆国人看出了八桥城的虚弱,立即就会被吞噬掉,连丁点和平谈判的机会都不会给他留下。

川崎赖广和竹野井氏高率领着部队来到了八桥城外,他们两人正好站在八桥城外的一座小山丘上布下了阵营,站在山丘之上,望着八桥城的主体,两人微微松了一口气。

两人并非盲目前来,在行动前已经从石松文吾的口中得知了八桥城的作用。果然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原本认为震慑东伯耆国的八桥城会是一座如何坚固的城堡。

真正瞧见的时候,却非如此。八桥城修建在一座标高十来米的小山丘之上,并非使用石头垒起来的,而是全都是木制建构筑造,备中国的城堡已经大多放弃使用木材,改用石条。

唯一让两人感到一丝压力的是,由于八桥城位于海岸边不远处。海水被引入了围着城堡的一道护城河,护城河宽一丈多,深只怕也得有一丈,护城河上有一座小木桥,木桥的一面有两座城楼,上面密密麻麻的寒光显然布满了弓箭手。在没有护城河的城墙外,则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树林。侦查的结果是,树林中布满了壕沟陷阱还有竹签阵地,唯有一条曲曲折折的山道沟通城堡,要想从这里通过显然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川崎赖广望着八桥城,皱了皱眉头道:“若是强攻的话,怕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方才能够取得胜利,一旦伤亡多大,恐怕功劳就得小上许多,不过倒是不用担心有人前来援救八桥城。”

八桥城吉田父子与东伯耆国人众之间的恩怨甚深,西伯耆国已经落入伊达家的手中,自然不会有人前来援救八桥城,或许八桥城修建的如此简陋,正是尼子氏的一种考量。

八桥城对于尼子氏的作用,更多的是监视东伯耆国以及因幡、但马的动向,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向月山富田城报告,自然不用修建的坚固,若是修建的坚固,一旦八桥城出现异心,不是自讨苦吃嘛。

竹野井氏高眉宇间充满了狰狞,指着八桥城背面的那片树林,咬牙切齿的说道:“护城河方向显然是对方的重点防御区域,想要攻破显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倒不如烧毁那片树林,对,烧了它。”

川崎赖广仿佛看见大火在树林里熊熊燃烧,木建构的八桥城显然也无法避免被烧毁的结果,八桥城的男女老幼在大火里挣扎、呼号,他不由得说道:“这,我们是否缓一缓,毕竟火烧城堡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城内除了男人还有老幼妇女,这不妥吧。”

竹野井氏高回头望了一眼川崎赖广,对于川崎赖广的突然心软感到一丝不解,两人虽然并没有分出高下之分,可是按照资历,比竹野井氏高还要早跟随伊达政衡的川崎赖广自然为首。

竹野井氏高心中嗤笑了一声,面上却是一副严肃的表情,说道:“川崎君,首先要确认的是我们首先是殿下的家臣,这片土地的主人只有一人,那就是殿下,若是自认为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的话,那么我们的格局只会在小小的伯耆国羁绊一生一世,没有出头之日。”竹野井氏高显然比川崎赖广看得远,他已经从一开始独自出征的兴奋中缓过神来,知道这又是伊达政衡的一次考验,如果能够入得伊达政衡的法眼,那么未来就有更加远大的出头之日。

他同样清楚清河衡秀是伊达家嫡系出身,吉田政成在尾高城杀得人头滚滚,细川通政借着妹妹的尻之光自然能够出人头地,唯有川崎赖广和他两人还没有任何表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听得川崎赖广竟然心怀妇人之仁,自然要出言警告。

川崎赖广心头一凛,深深的看了一眼竹野井氏高,他明白一旦自己坚持己见,产生的所有结果都要他独自背负,战后怕是自己的话语就会传到伊达政衡的耳中,后果怕是不容乐观。

竹野井氏高见得川崎赖广表情凝重,知道自己的话语说进了川崎赖广的心扉,这才建议道:“那么先用弓箭试一试城内的反应,若是如米子城一般的话再好不过,顽固抵抗的话就放火烧山。”米子城尼子诚久趁夜逃窜,米子城无血开城。

八桥城虽然不大,但是一千余名伊达军想要团团包围八桥城显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便将主力放在了正面之上,只在树林的那一边放了一个百人队,虚虚放开,有出城信使,一概拦下。若是敌人怯守,从此突围,那再好不过,放其离开便是。(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