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去往湖广会这么难?(2 / 2)

加入书签

“既然如此,这件事还是交给我直隶来处置吧。凌大人,还是赶路去吧。”

交给新任直隶总督武丹,凌啸当然信得过,他也看得出来武丹不欲自己插手。武丹巡营前上书房拨来的赈灾粮食,显然没有发到这些灾民手中,武丹知道其中必有弊案,要是查出来案子始末的是过路钦差,那整个保定官场就颜面扫地了。

可是临出发的时候,怪事发生了,驿站门口的灾民越集越多,近两万地灾民在那里围住凌啸的车驾,不许他们离去,哪怕武丹以保定知府的印信为据,都不能稍微平息灾民的疑惑和渴望。武丹出示的印信越高,人们对凌啸的身份就猜得越高,因为大家亲眼看见武丹对凌啸行了跪礼,而凌啸待他起身后只是还了一个千礼,直到武丹挂出了总督行辕的印信,灾民才把凌啸的身份升到皇子钦差为止了。

武丹知道保定府已经失信于民了,无奈下请凌啸一起商量。为今之计,凌啸能有什么办法,只得建议武丹先让百姓吃上一顿饱饭,管他军粮还是民食,花钱买来。必要时搜查全城民居,谁有囤积居奇地,没收了粮食赈灾。

武丹地军粮早已调入了丰台,作为西北献俘兵士的粮食去了,各本地驻军地粮食可也不多,还等着正日以继夜赶往直隶的漕运呢。他作为总督,可决不敢动用军粮,要知道饿了的军队远比灾民可怕得多。如果说刚才武丹盼着凌啸快点走,那么现在他就希望凌啸留下了,因为眼下他只有强购民粮这一途了,面对将来可能有的扰民弹劾,多一个宠信不下于他的凌啸相陪,他会安心的多。

凌啸却也不是傻瓜,武丹扣着脑勺想问题的时候,凌啸就明白了水很浑。不下于两万的灾民,朝廷起码会拨二十万两的银子或者物资来赈灾,可是看这些饥民的样子,竟是几天连粥都没有喝过。二十万两白银,敢于贪的人一定能量非凡,未必是自己惹得起或者惹了划来的角色。既然武丹回来了,他既是主官,又是最忠直之辈,凌啸知道他一定会安排好灾民的,所以那刚才勃发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就此平息下去。人在血气之勇后还是要考虑自己的。

他从豪成手里拿出五千两的银票,塞到了武丹的手里,诚挚地道,“军门,凌啸一直以你为楷模,这次河南水灾,却殃及你直隶,实在是无妄之灾啊,凌啸别无可助,但是离京前的程仪,凌啸还是不能吝啬的。”

武丹的郁闷了。

本来想留住凌啸,可人家不与此相干,又掏出了白银五千的功德,武丹毫无话可说。但是当凌啸的仪仗宣布起驾的时候,武丹却发现凌啸根本就走不动,任凭护卒们的鞭子扬得老高,灾民就是不让开,围得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凌啸几乎要抓狂了,这些灾民未免太不晓得人情世故了吧,老子只是过路钦差啊。

武丹的郁闷来得快,也去得快。

武丹假装没看见凌啸的苦脸,强忍住闷笑,道,“凌啸,看来灾民已经把你当作他们的衣食父母了,反正都是为皇上尽心办差,不如先在此逗留一晚,我两人一边张罗粮食,同时即刻联名拜折,恭请圣上指示如何,好歹这保定离京很近,明日下午前就有旨意的,到时若皇上令你赴任,我言出必行,就算杀一路也把你救出来如何?!”

总督去张罗采购粮食赈灾了,凌啸则无奈回到了驿站。兰芩一脸歉然地看着凌啸,凌啸却挽起她的小手,哈哈笑道,“黄藤酒,红酥手,良善止于慧心有!”顾贞观见他乱改陆游的词作来讨好小妾,“扑”地忍俊不住,他依然不改称呼,“阿啸,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可否解贞观之惑?”

“先生何必客气,但问无妨。”凌啸也喜欢这个忠于友情的忠直文人,一向以师友礼待之。

“如果武丹没有及时回来,你当如何?”

凌啸想了想,“可能会做蠢事,可能想其他的办法。不过这有意义吗,毕竟武丹出现了。”

顾贞观一脸正色,叫过胡涛胡骏,对凌啸躬身一礼,搞得凌啸变色站起,不解其意。

“有意义。贞观是一读书人,曾心怀天下,也曾得见天颜,由于家祖乃故明东林党魁,可惜所授之职无非撰书编集之内,大异贞观所报。今日大人所为,无论何种处置,都未见你想过退却,更未见你以刀兵加诸百姓。贞观不才,愿以有生年相随左右,全你爱民之心!”两个小伙就是顾贞观的弟子,连忙随师父拜了凌啸。

凌啸愣住了,一边扶起他们,闻言慰勉,一边心里感慨,这莫非就是收小弟吗?问题是自己这种一时冲动都可以收到有名的文人,是否太天意,或是太儿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