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截孔打张 武装红妆(6)(1 / 2)
解放军的到来给平凉城的经济注入了活力。
虽然解放军军需充足,但还是有许多物资要在当地采买及补充,另外,解放军驻地及营房的改建,也需要大量的建材及劳力,这些都需要花钱,而这些银元的流入,自然会促进平凉的商业活动。
不过,由于大规模建设还没开始,从解放军手中流出的银元,其数目其实不大,并不足以撬动平凉整体经济的改善。平凉经济之所以短短几日,就展现出繁荣的势头,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解放军全面取消了张兆钾时期及之前延续下来的苛捐杂税。
大战当前,解放军暂时无力深入乡间,由于地方势力还未全面清理,对乡间农户而言,要看到彻底改制还需要等段时间。但平凉城不同,在此范围内,解放军取消苛捐杂税的举动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除地租、田赋外,平凉百姓还要负担各种正税、附加税捐、临时摊派款等。
税目之多,令人瞠目结舌,计有有警察费、教育费、烟亩款、军事杂费款、劳军款、验契税、屠宰税、印花税、农具税、茶税、鸦片通过税、土地增值税、建设捐、借捐、善后捐、盐捐、兵捐、马丁费、补给差价、运费差价、购粮差价等达四十多项。
军阀政府不但对妓女征税,对百姓家的粪水也很感兴趣,居然还征收粪水捐税,以至于一副应运而生的对联流传很广。对联这样写:自古未闻屎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
这些税捐之中,有些税种其实是应该征收的,但关键在于,军阀治下的这些税种不但额度定得很高,更收得很勤。例如盐税,五年之内涨了十二倍,而田赋已预征到了十年之后。
解放军清理苛捐杂税后,平凉百姓的负担立时减轻,其他不说,像城门税这种税种,是当天就结算的,哪怕刚取消一天,就能让人感觉到差别。只有三两天时间,要说百姓的生活水平能有什么提高,这当然是瞎扯,但是没有了苛捐杂税,百姓潜意识里便觉得多赚了几块银元,消费起来比以往大方许多。
吴安平和夏听白顺着主街缓步慢行。虽然带了几个警卫,但平凉这几日,街上经常能看到黑衣解放军,民众知道这些士兵很友善,除了迎面碰上,并不曾故意避开几人。除了警卫,还有两人陪同,一个是这两日向警备师营房供应蔬菜的城西大娘,一个便是罗素研。
街道上来往的民众,虽然衣着未变,依旧贫穷,但面孔已然露出笑容,眼睛也闪烁希望和憧憬。见此情形,吴安平不自禁道:“百姓已经看到希望,接下来就要大力建设平凉,让希望尽早成为现实。”
夏听白接过话道:“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只要你不让他们失望,他们就会让你失望。”
吴安平正琢磨这句话,就听见被当做向导的城西大娘道:“总司令,夏小姐,既然到城西了,不如上我家坐坐,我做几道正宗西北菜招待你们。”城西大娘确实有这想法,她觉得总司令上街就像皇上出巡,如果能请到自己家中,那当真是天大的光彩。
夏听白立即表示同意。
吴安平莞尔一笑,他知道夏听白是好奇民国百姓怎么过日子。
几个人离开主街,拐进了巷道之中。
城西大娘很兴奋,从百货铺买了两瓶酒和一包白糖,又上屠宰店割了一刀里脊和一刀五花肉,其他瓜子、花生也买了一些。吴安平知道这是为了招待自己这些人,便示意警卫上前结账,结果被城西大娘拦住,死活不让。
见争不过大娘,吴安平便让警卫买了一袋白面和一桶菜油,一起拎上,算是付的饭费。这比刚才要付的钱可贵重,城西大娘更不同意,直到吴安平威胁不收就不去,她这才不好意思地表示愿意收下。
城西大娘在前头领路,小脚带风,腰板挺得笔直。遇到认识的人经过,她打老远就招呼起来,没等人家问,就说自家来了贵客。
夏听白道:“看,她把这当成荣耀。”
吴安平摇头道:“这其实是我的荣耀。”
经过一处破败的明庄窑,夏听白看到主窑破碎的窗纸后,闪过一个小女孩的面孔。恍惚之中,她被那一双隐约看到的眼睛震撼,便停住脚步道:“我们进那窑洞看一下,那里好像有个小女孩。”
吴安平看那窑洞,是西北常见的明庄窑,依土崖而建,一窑三洞。
只是这家光景很差,窑洞很破败,主窑的木门已经脱落,斜搭在土崖上,旁边横着根木栓,像是晚上抵门用的。连门的大窗,窗楞都翘起了木皮,本来内里是贴了白色窗纸,现在已泛黑泛黄,破破碎碎,根本挡不住风沙。两个辅窑,一个朝外开口,也没门,看壁上的烟熏,应该是伙房;另一个开了窗,糊窗纸也烂了,用打着补丁的深色布帘遮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