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重回京师(2 / 2)
映入眼帘的于大海叫道:
“将军我们找你好半天了,到时候出发了。”
我摇了摇头,啤酒都还没吹到就醉了!头好晕呀,不会是他摇的吧,不知道美梦被打扰会不会留下后遗症!我的啤酒呀。
…………………………………………………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把一件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这就是“陈桥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960-976年在位)。
而北宋就是因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才埋下了日后整个宋朝的危机!
宋太祖赵匡胤因为受了地主和官僚阶级的拥立之恩所以不限制土地占有数量,史称宋朝“田制不立”。宋太祖赵匡胤曾说:“富者田连阡陌,正为国家守财尔。”北宋初期,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到北宋中期仁宗(1023-1063年在位)时,土地兼并现象更达到了“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伪冒,习以成俗”(《宋史》卷173《食货志》)的地步。宋神宗时,整个农民阶级则占总户数的90%以上。地主不到总户数的10%,却霸占了70-80%的土地。官僚、豪绅、吏胥、地主被称为“形势户”或“官户”,僧侣、道士地主被称为寺观户。他们拥有大量土地,享受免役特权,还大量隐田、漏税。北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以后,为了削弱州府长官的职权,由中央派出很多官吏监督和掌管地方事务。北宋还增加科举的录取名额,这样,形成了臃肿的官僚机构,冗官极多。宋真宗时候,一次裁减冗吏就有19.5万人(其中既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也包括胥吏),但没有解决问题,后来增加的更多了。据包拯估计,仁宗时比真宗时的官员增加了一倍以上。因为官员人数太多,差遣的位置有限,甚至出现了苏轼所说的“一官三人共之”的现象,一人在职或一人刚去职,已经又有一人在等待这个位置。北宋的官吏,待遇优厚。北宋政府惧怕农民反抗,把大量破产的农民招募当兵,兵士数量不断增多。养一个禁军兵士,一年要花钱50贯,军队里还有许多赏赐,所以军费开支也极大。除了“冗官”、“冗兵”的费用外,还有大兴土木、修建寺观,再加上宋仁宗统治时期皇室的开支不断增大,又出现了“冗费”之弊。此外,北宋政府每年向辽和西夏交纳的“岁币”,也是相当沉重的财政负担。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宋朝每年的财政亏空达300多万缗,到宋英宗时,亏空达1500多万缗!]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地因水名,于是七朝古都开封就有了‘汴梁‘、‘汴京‘之称,也简称为汴。
在北宋历史上,京师开封是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在开封的封建社会城市发展史上,北宋是最灿烂辉煌的时期。宋代开封府也称南衙。
开封设府的历史始于五代后梁。公元907年四月,朱全忠废掉唐哀宗,建立后梁,定都开封,把汴州改升为开封府。公元923年十二月定都洛阳,开封府被改降为汴州。公元936年十一月石敬瑭建立后晋,定都开封,汴州再次被改升为开封府。五代的后汉、后周两朝均定都开封,开封府一直作为京府而存在。现在北宋王朝定都开封,也以开封府作为京府。
开封府十六县,主、客户近十八万户。[当时]但有皇室、贵族,往来的官僚、商人,到京都货卖的个体手工业者,沿街叫卖的小贩,以至贵族的奴仆等大量不在户籍之列。
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米(每年数百万斛),沿海各地的水产,辽、夏(西夏)的牛、羊,洛阳、成都的酒,自河东至江南、福建的各种果品,江、淮、蜀、闽的名茶,南方各地的丝织品,西北的石炭,河中府和成都的纸,福建、成都、杭州的印本书籍,两浙的漆器,耀州等地的陶、瓷器,磁州的铁器,来自全国各地的药材和珠玉金银器皿等奢侈品。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的香料、珍珠等也在市场上销售。东京市场的繁荣,集中反映了北宋商业发展的状况。
东京是皇室贵族官僚的住处,也是‘天下富商大贾所聚‘之处。他们以侈靡相尚,大事挥霍。东京到处有酒楼、食店、茶坊、妓馆。著名的杨楼、樊楼、八仙楼,饮客常至千余人。还有瓦舍(娱乐场)勾栏(剧场),演出百戏伎艺。贵族、官僚、豪商整天在此享乐。东京城内居住着大量的贫民,包括沿街叫卖的小贩,民间工匠,‘候人请唤‘的杂作人夫。
据史书记载北宋有四位亲王任过开封府尹: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太宗赵光义以晋王为开封府尹;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十月,赵廷美以齐王(后封秦王)为开封府尹;雍熙二年(985年)十月赵元僖以陈王为开封府尹;淳化五年(994年)九月,真宗赵恒以寿王(曾封襄王,后改为寿王)为开封府尹。当然开封府尹里最出名的还是要数包大人了.
由此可见开封府在当时对宋朝起了个什么作用!
我们在太阳要下山时,终于回到了这时代最繁华最美丽的大都市。
看着因为怕辽国打来而刚刚修复的城墙我不禁有些后怕!
如果小月不和我回去,那我真能一人离去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