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纪灵统军(1 / 2)
由于千里跋涉,曹军早已疲惫至极,当天回城后,曹操随即便命令全军休整,让防备其偷袭的桥葳白白等了一个晚上。
第二日,许昌城内的曹军开始有了动静。
一支又一支昨天才刚刚进城的部队再次开到城外。
重整队形,集体演练,分配任务,整整忙乎了一个上午。
然后一支五千人的部队离开大军所在地向桥葳军进发。
就在桥葳以为这是曹军的先锋部队,积极准备防守时,这支五千人的部队突然就地驻扎下来,并且摆出防御姿态。
另一边,整整四万曹军主力向东方开去,迅速消失在苍茫的地平线下。
风吹沙起,漫漫的军队行走在辽阔的豫州平原上。
由于连年的战事影响,本来繁华的豫州如今竟有几分凉州的苍茫与荒寂。
“袁”字大旗随风摇摆,卷曲着自己消瘦的身体,扭的跟麻花一样。
在众军簇拥着的一辆华丽马车内,袁术正有些聊赖的享受着美貌侍女的服侍。
大军的指挥权交到纪灵手中后,袁术难得的“清闲”下来,竟突然发现自己显得有些多余。
这是阎象冒死觐见的结果,若是平时,袁术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手中的军权的,
但现在情况特殊,战争打到现在,已经到了最后决死的关键时刻。袁术也明白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他所有的兵力全部投入到对曹操的战役当中,一旦失败后果简直不可想象。
所以此战已经成为关乎他未来命运的一战,想到这些,袁术终于大方一回,将兵权让了出来。
于是纪灵在危难中接过了袁术最后的希望。
中军阵营内,纪灵骑着高头战马,随军缓缓而行。虽然现在已经成为全军的最高统帅,但他的脸上却没有因为获得袁术如此的信任,露出一丝矫矜之色。
因为没有人比纪灵更了解自己这位主公的性格,袁术绝不是一个心胸宽大的人,一旦自己有丝毫逾矩的举动,他将毫不犹豫剥夺自己目前拥有的一切,包括生命。
但现在也没有其他办法了,此战不但关系袁术的未来,同样也影响着他的命运,甚至整个天下的局势都可能因这一战而改变。
做为一名打了这么多年仗的将军,能指挥一场有这么大影响力的战役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他实在是没有理由拒绝这个诱惑。
即便他明白,一旦兵事不利,袁术将毫不犹豫将他抛出去做替罪羔羊,以掩饰战败的耻辱。
所以,对纪灵来说,这是一场有胜无败的战争。
败就意味着死。
正是秉承着这样的想法,纪灵大胆启用了大批非袁术嫡系的将领。
比如杨奉、韩暹。
二人是黄巾军余孽,曾经在勤王的路上也获得过巨大的荣耀,只是在洛阳与曹操争夺天子时失败才不得不投到袁术麾下,平时并不怎么受待见。
但他们因常在西北作战,对骑兵的了解和应用远比袁术手下的其他将领更熟悉。
所以纪灵将全军仅有的五千骑士集合后,全部交到二人手中,希望他们能组建一支可以抵挡曹操骑兵的机动力量。
如今这支骑兵部队就位于大军的后方,一边进行着整合,一边随着大军缓慢前进。
除了这些,纪灵冒着混乱的危险,几乎对所有部队都进行了调整。
凭借着对军队内部人员的了解,他将大批干练的将领调整到能够决策军事动向的地位上来,使得袁术军在短时间内面貌几乎焕然一新。只可惜时间太短,到底在战场上能否起到作用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也正是因为纪灵的这些举动才导致袁术大军行进如此之慢。
在拥有一万五千人的前军之中,乐就被纪灵匆匆调为统帅。他本就是袁术的心腹之将,此次调动虽有些突兀,但也没引起什么争议。
由于没有什么可供遮蔽的地形,所以他很容易就发现了曹操部署在袁军行进路线上的四万大军。
没有任何犹豫的,曹军发动了冲锋。
刺耳的警报声响彻整个军营,向后面求援的骑兵迅速撒了出去。
面对人数、势力、士气都拥有绝对优势的曹军,乐就不慌不忙,坐镇军中,收缩阵形,指挥手下布置防御。
曹军如怒涛一般拍击在乐就临时收缩的阵形上,迅速激起一阵浪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