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买房子(1 / 2)

加入书签

与柳成民随意地聊了一会儿,叶丛终于发现,他这趟白来了。

从优惠政策谈到经济环境,又从经济环境谈到经营方向,最后终于提及游艺厅目前所面临的窘境。然而,柳成民始终不置可否。叶丛不死心,借着年龄小,干脆实话实说。不料柳成民一句话就把路堵死了:“你还年轻,不要什么事都求助外力,自己多锻炼一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叶丛大失所望。

垂头丧气地离开了柳家,叶丛没了主意。做生意本来就不是他所擅长的事,目前取得的这点成绩,完全是靠对未来社会发展趁势的预知。在这之前,他还有些沾沾自喜,以为是自己的本事呢。可当问题出现后,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什么也不是。

自己有什么优势呢?打打杀杀?对付黑恶势力还行,可以打服他,甚至让他人间蒸发,这点叶丛有把握,他至少有十种方法让对手人不知鬼不觉得消失掉。但这种方法却不适用于那些有官身的人,不然就成了对抗国家机器,那无异于玩火**,自取灭亡。

还是前世爽啊,命令下来,自己只管执行就行了,擦屁股的事,自有人出面处理。

没办法,反正设备还得一段时间才能运到,那边就先暂停吧。

刘本驰正在家里等着信呢。叶丛找到他,直接把他丢给钟斌——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他去给锋锐帮忙。

这下钟斌高兴了。现在的锋锐店,除了他以外,其余的都是小姑娘。用钟斌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大老爷们领着一群娘子军,现在刘本驰来了,正好缓解一下他的尴尬局面。

一时没了动力,叶丛就把精力放到寻找房产上面。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错!是房子。

作为一个过来人,叶丛虽然对经济活动知之甚少,可他对未来二十年的经济趁势却了如指掌。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通胀最厉害的时期。

特别是八十年中后期,一方面由于个人财富开始增长,社会从维持温饱型向工业消费品需求过渡,对适应经济活动的需求,货币供给量开始增加。另一方面,出于对商品短缺经济下的恐惧心理,人们迫不急待地将所拥有的货币及时变成商品的**。正反作用相叠加,再加上所谓的“价格闯关”政策的出台,全社会性的通胀预期就是这样产生了。

一时间,商品价格长期、大幅上涨,连续几次的涨价风引来的是全社会性的抢购风。这种抢购风潮的激烈程度是所有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叶丛记忆最深的是1988年和1989年的抢购风。那场抢购风袭卷全国,粮食、盐、布匹、洗衣粉、肥皂、鞋子、袜子,商店里的什么东西都被抢购一空。有的人家扛一大捆化纤布回家,放在箱子底下,等女儿出嫁的时候,这些布早就过时了不说,一扯就碎。有的大米、面粉家里堆了一大堆,就像碉堡工事,几年也吃不完。前世叶丛的父母也是抢购大军中的一员,别得不说,仅火柴就买了一百多包,一直到叶丛高中毕业都没用完,万幸啊,没自燃,最后终于受潮了,只能用来生炉子。

相比于城市人群对消费品的旺盛需求,农民则表现出对粮食短缺的恐惧。秋收了,刚收获的大米、小麦,做出来的饭特别香,那就不卖,用水泥做成大缸,把新粮装进去,十几个摆在一间房子里,然后喷上敌敌畏,用泥巴封住。这时候还要交公粮啊,于是就把三年前的陈粮再从水泥缸里倒出来上交。于是,城里人悲剧了,吃不到当年的新粮不说,陈年旧粮还是打过敌敌畏的。

既然知道了这些,那么就得采取措施。叶丛手里有钱,以后还将更加有钱,这些钱放在银行里是不行的,那只能眼看着贬值。所以他要保值。

原来他想着的是投资做生意,让钱生钱,良性循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刚开始小本小利的无所谓,因为入不了大神们的法眼,也就引不起别人的觊觎。但生意这东西一但做起来,就没有不想做大做强的。于是,麻烦产生了,阎王好求,可小鬼磨不起啊。他忽略了这个时期的政策环境了。

在没有形成影响力之前,盲目将生意扩大,那无异于一个抱着金元宝在街上走的孩子,被人抢走还是小事,弄不好还有性命之忧。

影响力!影响力!想到这个,叶丛的头都大了,重生以来,他第一次为自己的岁数头痛。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你让他如何制造影响力呢?只能先放一放,他等得是机缘。

除了做生意,还有一个投资渠道是后世的人用熟的:那就是投资房地产,俗称炒房。

当然,前世也曾为房子发过愁的叶丛不会做得那么绝,一手进一手出,靠拉高房价赚取利润的事他可不会做。

现在可是八七年,他不需要刻意拉高,那房价自然会打着滚的往上升。他需要做的,只是在合适的地点,找到合适的房子,用一个合适的价格买到手,剩下的就是坐等了。

资金得到保值,自己又有了温馨的小窝,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办这事还得带上两个丫头,由人生爱,有爱才有家,再好的地方,她们两个不满意,对叶丛来说,那也成不了家。

于是,连续几个周末,叶丛都带着两个丫头满世界的找房,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买房子,在八十年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供求信息,没有互联网,没有满大街的小广告,更没有黑心开发商充满诱惑力的宣传,要想买房子,全靠两条腿和一张嘴。

北通县并不大,这年代也还不流行分家单过,三代同堂的家庭比比皆是,因此,五万人口按户算也不过七八千户。

七八千户,那就是七八千幢房子。看起来貌似不少了,但你别忘了,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单位的福利房,也就是所谓的公房,住户只有居住权,没有处置权。刨掉这些,那就只剩县城边上的一些房子了。

这些人也不少,算起来一两千户总还有的。不过还有一个问题,这些人往往都是农业户口,房子虽然是自己盖的,可宅基地是集体分配的,买可以,但没有当地的农业户口,你就无法办房照。

《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是一九八三年颁布的,第六条规定:城市私有房屋的所有人,须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办理所有权登记手续,经审查核实后,领取房屋所有权证;房屋所有权转移或房屋现状变更时,须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办理所有权转移或房屋现状变更登记手续。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不办手续,那么房子就不是你的。一但面临着拆迁,除了一堆破砖烂瓦,你将一无所有。

洋人称呼咱们国家啥来着?拆哪!

作为本国公民,一辈子碰不到一次拆迁的事,这可能吗?所以,这样的傻事叶丛可不干。

所以,找房子成了一件很考验耐心的事。有时候,叶丛甚至恨不得干脆将自己转成农业户口。

但这事也就是想想罢了,一但被父母知道了,打断腿都是小事。毕竟这个年代,非农和农业户口之间的待遇存着巨大的差异,至少供应的粮食就没有了,难不成让叶丛自己去种粮食吃?

然而,“希望”这东西就跟“麻烦”一样,当你想找的时候,一时半回准找不到,等你不想了,它却悄悄地溜到你身边。

这一日正是星期天,叶丛带着方小秋和柳若兰一如继往地往城边溜达,两个小姑娘在家也没事,全当出来散心了。

在城西,三人正好看见猴三儿,就是上学期被陈家华收走一个明青花瓷罐的叶丛的那个同学,因为叶丛的帮忙,那个瓷罐卖了个好价钱,顺带着他也着实过了几天暴发户的瘾,因此见到叶丛分外亲热。

远远的,猴三儿就打着招呼:“这不是叶丛吗?怎么跑这儿来了?走亲戚?”

叶丛与他也没什么交情,不想过于托底,就顺嘴扯了个谎:“有亲戚要搬过来,让我们家帮着寻个房子。”

没想到这句话问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