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回军的抢掠计划(1 / 2)

加入书签

董志原十八营被清军围剿,严重威胁生存环境,为了打破清军的部署,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分路抢粮求食、打开被困局面。十八营回军分路回陕西各地活动:一路向陕西东北路,在鄜州、洛川、延安、甘泉和白水、澄城一带;一路向南,到陕西西南的汧阳、陇州、长武和甘肃的灵台一带。

但是由于左宗棠督师,且所部都是惯于镇压农民起义的正规军,武器精良,因而针对回军采用的战术,左宗棠采取了各路出击、严密封堵、将之压在董志原一线,尤其严堵欲入关中之回军,不令再扰后路的对策。因而“北路、东路、西南路各军且防且剿,无战不克,大挫凶锋”。

回军败回董志原,在左宗棠大军层层围困的重压下,董志原回军汹惧益甚,在董志原地区建立三百多座堡寨,凭借地理优势负隅顽抗,集中兵力,准备与左宗棠做生死较量。

董志原回军虽迭经剿败,凶焰渐衰,而自延、鄜迤南以达汧、陇,回骑纷纷四出,冒死掠食,几于无日无之。官军非裹粮数日不能尽力穷追,又步骑相悬,常有不及之势。

冬季回军四处抢粮,四处出击,攻势十分凌厉,有防不胜防,攻不胜攻之势,也是饿极了疯狂之举。

董志原十八营设元帅,指挥作战。其首领即“十八营元帅”计有马正和、白彦虎、余彦禄、崔伟、陈琳、禹得彦、冯君福、马长顺、杨文治、马正刚、马生彦、毕大才、阎兴春、蓝明泰、哈连金、邹保和、张代雨、马维骧等。另外还有赫明堂、孙义宝等为首在固原等地活动的回民军。这些首领人物都是陕西各处回民起义的发动者和组织者。

董志原十八营控制的范围,北到安化的驿马关,南到宁州的丘家寨,西到镇原的萧金镇,东到合水县的西华池。

屯聚之地多位于交通要道比较大的村镇或要隘关口,如太昌、焦村、邱家寨、三不同、荔家堡、肖金、董志、西峰、什社等。

各部回军在董志原驻兵的情况,冯阿訇(冯君福)驻萧金镇;邹阿訇(邹保和)驻十社镇;马正和驻西峰镇的寨子街;杨文治驻董志镇;白彦虎驻西峰镇北十里的晏西坳。

这些地方原先就有堡寨,有些地方又新修了回堡,用作军事据点。萧金镇是屯驻在董志原回军的中心老营所在地。

由于回民军多挈家带口,举家随军,故据守原董志原的回军有二十万之众新神王传。但实际能打仗的精壮人丁不过四、五万之数。

由于重兵压境,加上伤亡很大,通过冬季的整编,董志原的回军将原来的十八大营合并为四大营。

回军虽然被左宗棠的大军压制在董志原地区,但漫长的冬季,官军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反而是回军掌握主动,不断的骚扰官军的补给线,

今日驻守十社镇的回军正在为刚得到消息,为之振奋。据探马来报,一支京师来的运输队“李字营”,离此不足四百里地,李字营有枪有炮,但押运队由军校年轻的学生和民夫组成,共约2000多人,而且是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

暗探阿四头安全回来了,他正在向两位主将禀明李字营的情况。大厅里的十几名将领,仔细的的倾听着三名汉人暗探刚探得官军的最新动向。

十社镇议事厅里,十几名将领盘腿坐在地毯上,一张张脸上饱经风霜,皆是留有浓密的胡须。如今回军十八营人马分为四路人马,有的大帅手下只有上千精兵,第四营的主帅崔伟就握有5000人马,议事厅里他坐主位,其他人都分别坐在他的两侧。

崔伟出生于清道光十一年,四十岁不到,陕西凤翔府南郊崔家洼人,兄弟四人,排行第三,人称崔三。身体魁伟,喜爱武略,精通马术。

这里面最惨的就是六帅禹得彦,去年年关时节带领000多回军抢粮,被徐占彪的川军的伏击,死伤惨重,逃回董志原时身边只剩下400多人。他那矮壮的身躯,有些萎靡不振,别人都在提问,而他一言不发。

三名探子跪在地上,各自诉说打探到的情况,探子阿四头指天发誓,道:“四帅,我都打探清楚了,句句属实。李字营的2000多名将士,学生兵不超过7岁,都是学堂里读书郎,从来没有打过仗。另外600多名战士是新招募的流民,才训练了2个多月,过去连枪都没摸过。打过仗见过血的人,不超过00百人,还有商队的00人有点战斗力,剩余的人都是民夫,用来推大炮,赶车的。不过他们的装备都是进口的,所以李字营才敢耀武扬威来前线打仗。”

十四帅蓝明泰心有疑虑的问道:“李字营,每日行军多少里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