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节 会海(2 / 2)
“没错,”刘翔道:“其实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有士绅上书要求在花山设县。我提议顺应形势的需要,分割南海区三江都的华宁堡、苏山堡、骆村堡等地,以及番禺区部分地区,合置花县,加强这片三不管地带的管理。”
刘翔又问张枭:“你没意见吧?你刚来就从你的辖区划走一块地。”
张枭连忙说:“没意见,没意见,南海的水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再划出去几块都可以,正好帮我减轻负担。”
刘翔点点头,看来这位工业口出身的“药师”提前做过“功课”。当初马千瞩见“小元老社会实践”提案在元老院里已成定局,便打算让南海区区长侯闻永兼任佛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领着小元老们实习。显然元老们从心理上是不愿意看到归化民干部爬到元老头上发号施令的,即便是小元老也不成,他这才推了张允幂出去,调侯闻永接替张允幂的市政府秘书长之职,也算是物尽其用,南海区区长的职务自然也就只能暂时由刘翔兼任了。
跟着小元老去佛山的除了从芳草地学习院、中学部抽调的干部,还有一批南海区的干部。这一番调动下来,虽然马千瞩的谋划落了个空,但刘翔本人不仅身兼数职,还不得不外放一批人手,逐渐有些吃不消,才向萧子山发了封电报。这位“药师”刚刚进城,看起来不仅对本地情形了解颇深,自己还带了一批班底过来,可以说大大减轻了他的压力,看来有高嗯指点。
“文总,你看我们是不是向政务院申请一下区域调整的事情。”刘翔见与会者无人反对,便探询文德嗣的意见
文德嗣说:“按照目前的规定:两广地区县级及以下行政区划的调整,广东大区自己可以做决策。只要要向政务院做一下报备,两边的信息要对齐,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就这样,张枭抵达广州之后一连开了三天的会,大会小会各种会,接连不断,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多得已经超出了他的大脑处理能力。
虽然他在工业口也经常开会,但是工业口的会议多属于技术性质,少量涉及到管理和资源分配,与会人数一般不多,除非是技术攻关会,否则也很少长时间的开会。
这里却完全不同,几乎所有的条线都要开会,而他作为南海县的常务副县长,不但要参加广州市的绝大多数会议,还要主持南海县的相关会议。会议几乎是日以继夜。
他原本还想召集本县的干部和县内重要人士单独谈话,再下去“走一走”。了解下基层情况。没想到到了广州一星期,除了在各个“衙门”之间转悠,就没出过南海县县政府的大门,日程排得满满的。
虽说他还没有公开露面,但是羊城快报上在他到来的当天就已经在头版刊发了相关新闻:工业元老的转型,为地方治理带来新气象,正式对广州民众宣布了南海县先县长的任命,而刘翔也准备在十五号的新政宣讲会上向广州士绅正式介绍这位新帮手。
在连续不断的会议上,他大概也了解了目前广州和南海的大致情况。特别是他最关心的干部状况和施政情况。
广东各州县的干部都学习过林佰光起草的三本“公务员指导丛书”:县政府施政纲要、政务指南和基层政府常用法律法规,这是他根据当初当县办主任时候的经验和明清时代出版的各种“当官指南”结合实际情况编撰而成,大原则上不存在什么问题,也有很强的实操性。但是书毕竟是书,无法事无巨细的把所有可能遇到的政务问题都写进去,派出去的归化民干部能力参差不齐,很多时候无法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导致不少政策荒腔走板。这一对比,也更生动地体现出元老才是整个大宋的神经中枢,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归化民干部仍然无法取代元老。
南海的归化民干部号称全广东“最强阵容”,但是实际了解下来,这个“最强阵容”其实很有水分。
具体的水分就是农村干部和城里干部。众所周知,南海县是广州的附廓县。县衙门也设在广州府城内。但是南海县并不是只有“南海区”这一部分城区,还包括城墙之外广大的乡村地区。因为广州的特殊属性,所以城墙之内的“南海区”的干部配置就较强,相关经验和能力也是拔尖的。但是一到城墙之外的广大农村,干部的履历就显得不那么好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