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8章 最好的做法(1 / 2)

加入书签

若是别人,或许会为成了关键的支点和香饽饽而沾沾自喜,因为何江海摆出的显然是非夏想不合作的态度,虽然现在何江海的问题还没有定姓,但人人清楚,何江海下台是早晚的事情,最后是不是由中纪委出面还不好说,但肯定会有一个大大的处分。

夏想却是没有一丝喜悦的心理。

对于何江海今后的命运,他并不关心,也不想介入到浑水之中,因为何江海隶属平民一系一方的人马,此次事件,归根结底是反对一系和平民一系之间的恩怨,与他何关?

何江海死得多惨,倒得多快,和他真没有什么关系,是另外两方大打出手的结果,他介入其中的话,就必须表态,倾向一方,就得罪了另一方。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袖手旁观。

如果说何江海的提议是一个政治陷阱有点夸大,但夏想如果前去,肯定不是一次轻松之旅,而何江海也会提出利益交换的条件。他或者是中间人的角色,负责向反对一系传话,或是一个桥梁,又或者是何江海自认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衙内再三提出和他见面,固然有感激他救命之恩的因素在内,估计也有借他之力最后将何江海埋葬的想法,夏想虽然也和何江海不和,但还没有不和到不死不休的地步,更没有必要成为衙内的借力,所以,衙内的请求也和他的利益不符。

因此,尽管何江海和衙内都各有诉求,几次提出和他见面,夏想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了,实在不是他托大,更不是他留恋在严小时的温柔乡中,而是……时机未到。

……衙内事件转眼两天过去了,两天间,衙内住在鲁市的高干病房之中,身体逐渐康复,前去看望他的人,络绎不绝,就连邱仁礼也托人送去了礼物和慰问,孙习民更是亲自出面探望。

省委之中,现身衙内病房之中的省委领导,应该不下四五人,具体都是何人,估计谁也说不好,因为谁也不会和平常一样,大张旗鼓地前去探望,而会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悄然来去。

探望衙内,有两重含义,一是表明了对衙内身后人物的尊重和示好,二是表明在衙内和何江海事件之中的立场。而没有前去探望的省委领导,要么托人送了礼物,要么在公开场合提到围攻和车祸事件,态度坚定,立场鲜明,表示要坚决打击黑恶势力的不法行径。

如是等等,总之,一场车祸不仅让齐省的风向大变,局势大乱,也照亮了许多人的双眼,知道该怎样站队,怎样及时和何江海划清界限。

和衙内的病房花团锦簇截然相反的是,何江海的病房,门前冷落鞍马稀,几乎没有一名重量级人物出现,现在人人对他避之不及,不痛打落水狗就不错了,谁还来探望谁就是脑子短路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一个省委领导现身,如果真是一个也没有,何江海就算是真的白混了。

袁旭强来了……作为多年的老友,又几乎是通家之好,袁旭强不来于心难安,还有一点,毕竟何江海死了儿子,袁旭强必须来表示一下慰问。

主要也是袁旭强退下在即,也不怕有人再看他不顺眼了,再说反正现在他已经被架在火上烤了,打黑扫恶的行动,已经将他烧得外焦里嫩了,再坏,还能坏到哪里?

袁旭强和何江海谈了一些什么,无人知晓,有传闻说,何江海哭得一塌糊涂,袁旭强也是长吁短叹,最后只差二人抱头痛哭了。

不过传闻毕竟只是传闻,以何江海和袁旭强的级别,断然不会执手相看泪眼,因为事情还没有最终结论出来,何江海是上是下,是死是活,还在两可之间。

以何江海的级别,肯定不会一死,但是否身背处分退下,还不好说,因为事情过去两天多了,中央还没有任何指示精神传来,同时,对齐省刚刚发生的打黑扫恶的重大行动,华新社也好,国家报刊也好,都没有只言片语的新闻报道。

就说明了一点,关于齐省问题的定姓,关于何江海的去留,中央还没有最后的结论出台,分岐很大。

何江海是否倒台,袁旭强是否受到牵连而提前退下,邱仁礼的重拳出击是否得到中央的认可,等等,将会对齐省的下一步局势,带来至关重要的重大影响。

中央的决策迟迟没有出台,夏想就很是看清了方向,何江海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想一举将何江海拿下,又怕因此引发齐省本土官员的不满情绪蔓延,如何做到既让何江海再无翻身的可能,又让齐省众多中层官员有苦难言,将会十分考验中央的政治智慧。

还要看各方势力退让和妥协的程度。

所以,夏想现在坚决不见衙内和何江海,就是不想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