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闻风而动(1 / 2)

加入书签

既然已经发现了这些石头可能都是翡翠原石,磐石这边儿自然就要调阅当时的运输资料,顺藤摸瓜地找到了云南腾冲,查阅了相关的记录之后,才发现这批货是直接从缅甸运过来的,腾冲的一家店铺只是经手一下,就转了几百万的手续费,而且当时的主人已经甩手不干,据说是赚够钱移民了。

虽然无法了解到详细的内情,但是现在终于是把这笔钱的下落给搞清楚了,也算是对当时的弊案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尾,而范无病的名声更是达到了一个不可估量的高度,人家可是从水池子里面都能够慧眼识别出翡翠来啊!

其实,若不是范无病的运气好,他也不可能发现这个问题的,他的运气就好在刚好看到了水底的一抹绿意,那一块儿皮壳恰恰是在搬运的过程中磨损的,只是当时的搬运工人并没有留意,所以并不知道从云南运回来的这些石头,居然都是缅甸翡翠玉。

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翡翠,获取最大的价值,这事儿是张毛驴的专业,他已经跟范无病要了一大笔钱,从大江南北聘请各地最有名的翡翠玉石加工师傅来到磐石,共同见证这次规模空前的开石活动。

而范无病,也整日混到了张毛驴那里,看他加工那块儿已经切开了的翡翠原石。

“你这么看着我,弄得我很不自在地。”张毛驴皱着眉头对范无病说道。

“我看石头而已。你有那么好看吗?又不是漂亮小妞儿---”范无病回答道。

张毛驴不再吱声,只是拿了工具在那里精雕细琢,大概是要用片下来的小料。先雕两只耳坠出来看看效果,他算得上是古玩玉器这行当里面的多面能手了,尤其是在造假上面更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达到了一个很高地水准,否则也不会被范无病给专门供养起来,一年可是上百万的年薪,还不包括分红在内。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玉文化的国度,随着翡翠在从缅甸传入中国。这种色彩丰富、质地坚韧的美玉品种马上得到了国人的接受和推崇,其中最好的绿色翡翠被送往皇宫。由于对矿物学缺乏了解和历史形成的习惯,人们习惯上把翡翠也称做玉。在云南人们所说的玉就是指翡翠。而在新疆和阗,人们说地玉就是羊脂玉,自然在辽宁岫县,人们所指的玉就是岫玉了。

而事实上翡翠和国人熟悉的和阗玉、岫玉从成分和物理特性来看都是不同的,翡翠业界把以和阗玉为代表的玉石称作软玉,是一种钙镁硅酸盐化合物集合体,而翡翠是一种钠铝硅酸盐化合物集合体,在矿物学上称作硬玉。翡翠的硬度比软玉高很多,甚至可以用来在玻璃上刻字,而软玉的硬度是比较低的。

一般为了表示有所区别,通常所说的玉都是特指软玉而不把翡翠包括在内。

所以处理翡翠跟加工一般的玉石所需要地工艺是不同的,应该说更加苦难一些,这也导致了能够加工翡翠的技师的薪酬要比普通玉石师傅的薪酬高了许多。

张毛驴没有用多久的时间,就将两只耳环的胚子给雕琢好了,不过范无病看了就觉得样子非常丑陋,表面也是不堪入目,不由得怀疑道。“这就是您的手艺啊?”

“还得需要经过抛光打磨之后,才算是成品的!”张毛驴对于自己的心血被人蔑视,感到非常恼火儿。

给翡翠抛光也是一件非常见技术地活儿,抛光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翡翠能不能成精品,所以即便是张毛驴,也要谨慎对待。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那雕好的玉,还有经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才能真正的诠释和表达玉地内涵,就是抛光。张毛驴先给雕好的翡翠的表面涂上一层膏状的抛光粉,然后对范无病说道。“这叫上膏。绿色的是氧化铬,橙红色的是氧化铈。”然后他就开始推磨。用二千目的砂轮磨翡翠的表面,之后又上膏推磨,重复了好几次。

再下来就是上毛刷,将钻石粉涂在翡翠地表面然后用硬毛刷来抛,之后是细工,开始对大工具抛不到地小地方来抛磨,用竹子沾钻石粉,大一点用竹筷子,小的地方就要用到竹牙签了,这个过程也很耗费时间和精力。最后就是精抛,将翡翠涂上钻石粉后用硬皮来抛磨,张毛驴介绍说国内大多用牛皮,缅甸大多用象皮。

据张毛驴跟范无病讲,解放之前地手工雕琢是用还没有长成的嫩葫芦里面的绒毛,用水浸湿之后,蘸上解玉砂,一点一点来抛光的,耗时很长,一般来说抛好一件需要半个月到一年时间,当然这个是跟物件大小有关系的。

现在的机械加工方式是用转陀,蘸上不同细度的粉状的或膏状的抛光剂来进行抛光,耗时很少,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用葫芦绒还是抛光陀,都要有水的参与才行,而且在抛光的时候转速不能过高,否则会打伤翡翠的表面。

尽管经过抛光,玉件表面还是会有一些坑坑洼洼的小点存在,这和抛光的细致程度无关,因为翡翠的特性就是这样的,就算最顶级的抛光,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所以最后还要给玉件表面涂上一层川蜡,以增加其光泽度,这样翡翠的抛光工作就算完成了。

翡翠这就算抛好光了,不过还要有几道收尾的工作要做,张毛驴先用超声波机来清洗翡翠上面残留的抛光粉,清洗不到地地方再用酒精来擦。最后就是上腊,对翡翠成品表面形成一个保护膜,接下来用吹风机吹干。

“怎么样?好看不好看?”张毛驴将成品递给了范无病。然他赏玩。

范无病接过来细看,只见两只耳坠被张毛驴雕琢成水滴状的凤凰形状,首尾相接,流畅自然,色彩如同温润的碧水一般,盈盈欲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