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忧虑(1 / 2)
收割了上千鞑子的人头,气势汹汹的草原的军士们,如潮水一般退下。
王守仁带着自己的士卒,就驻扎在城内的营盘里,连睡觉都不敢解掉身上的铠甲。
城里的百姓,将能省下来的物资,一筐筐的抬到军队中去。
顺天府在民间素有威望,王守仁手里又拿着的名帖,整个昌平线的商人,凡是跟的海上贸易有所往来的,都主动将一车车的物资运送到王守仁那里去。
王守仁自然不会给他们一分钱,只会用的顺天府尹的银色印章,刻印下一份又一份的战争国债券。
商人不是第一次收到这种东西,但是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侯爷的名声,在大明便是响当当的招牌。
深夜,王守仁依然没有睡去,一盏油灯照亮了营帐中的每一个角落。
王敢和王当席地而坐,手上凝结的血渍尚未擦干净,变抱着小桌,大肆朵颐起来。
王守仁愁眉不展,望着城墙的方向发呆。
王当用胳膊蹭了蹭王敢,王敢着才发现了王守仁的异样。
“大人,连日来,我军皆是大胜,您为何还做如此哀愁之状,莫非是我手下的兄弟,做了什么欺压百姓的事情。您若是知道,不必对我们隐瞒,眼下大敌当前,不论何时我们都懂得以大局为重。”
放下手里的鸡腿,王敢大声对王阳明说道。
“哎,草原能够神不知鬼不觉,调动十几万大军,反观我大明帝国,自开展以来,行动迟缓,咱们已经连续以鞑子交战多日,却不见援兵,也不见朝廷的政令,让我如何不心忧。”
说完将手里的半截青竹放在地上,端起案板之上的清酒一饮而尽。
自己还是太大意了。
虽然嘴上没有说,但是心里对于,并不是很服气的。
他认为做事情,太过于世俗,对于精神世界的挖掘反而在次要方面。
虽然也注重教化,但是那种教化更倾向于在思想上的控制,他要做一群人的大脑,别人只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而自己则人为,人人都应该做圣贤,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应该有思考的权利。
虽然两个人都是为了天下大业,但是王阳明人为两个人的途径不一样,最终结果也应该是自己的更好一些。
这一次调动他来镇守昌平县,王守仁起初也是信心百倍,只是当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
他才知道,战争到底有多残酷,战争有多少的不确定性。
王敢这个在自己看来,无比粗糙的人,在战场上也能做到粗中有细,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而想法自己的一举一动,则教条了很多。
不由的想法了常说的一句话,“兵书教出来的都是书呆子。”
“好烦闷的心情,过路人不知道可否讨杯酒喝。”
潇洒而飘逸的身影出现在营帐面前,男人怀里抱着剑,一脸的轻松写意。
王敢和王当不认识来者,不由的握紧了腰间的武器,却王守仁突然站了起来,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便一路奔跑到营帐之外。
自从重活了一次之后,或许一切都太过于顺利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