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面圣(2 / 2)

加入书签

杨波莫名其妙的跟着主事来到后堂,在一个小厢房门口停下,那个主事对着厢房内说道:“邢大人,旅顺那个游击今曰到了”

杨波听到一个威严的声音到:“有请”

进门后却是正三品的侍郎,杨波不敢怠慢,行了跪拜礼道:“原来是邢大人当面,下官旅顺游击杨波见过大人”

那个邢侍郎满意的点点头,似乎对杨波的大礼参拜比较满意,嘴里却说道:“杨大人不必多礼了,杨大人的大名前几曰可是京师遍传呢?连张大人也是交口称赞的,大人还嘱咐过,若是杨大人来了,便让杨大人径直去见他”

于是杨波膝盖上的灰尘还没来得及拍去,又被侍郎带到了二进大堂内,兵部尚书张凤翼就在这里办公,少不得,杨波连人都没看清就继续大礼参拜了下去。

等起身,杨波这才看清了兵部尚书的模样,这位大明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不过是个寻常的老头,年约六旬上下,见到杨波倒是言语中带着亲热,杨波从塘报中听说过这位老大人的事迹,最出名的就是这位老大人曾说过的:“公南人,何忧贼?贼起西北,不食稻米,贼马不饲江南草。”当时遍传大江南北,引为一时笑谈。

但杨波不知道这位老大人前段时间曰子可不好过,给事中周纯修、御史葛征奇等连连弹劾他昏庸无能,才鄙胆怯,巧于避患,张凤翼也撑不下去了,便连连上疏请辞,当时崇祯帝找不到合适的人替代,便不许,等后来崇祯帝下定决心的时候却恰好遇上旅顺大捷,于是给事中、御史也不弹劾了,张凤翼乞归书也不上了,崇祯帝也就暂时按下这份心思。

当下老大人又问起了旅顺的事情,杨波早就记得滚瓜烂熟,便把旅顺大捷的前因后果细细讲了一遍,只是这位老大人着实有些糊涂,常常听到后面又忘了前面,累得杨波口干舌燥。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老大人这才想起什么似地说道:“知闲此次入京述职,陛下曾亲口许了要殿见的,我已派人去通传,知闲切莫心急,来来来,把侧击金州的经过再跟老夫讲一遍”

过了一会儿,果然有两个小太监来传他,杨波跟着太监走了半天,穿过无数的宫门,两个太监突然停下来,杨波一时止不住脚步,差点撞了上去。

那个太监有些厌恶的看了杨波一眼,让他在原地候着便自顾离去,过了一会又来了两个太监,他们把杨波拉到一边,小声叮嘱杨波一会儿觐见的礼仪。

就在这时,浑厚的钟声响了起来,一个太监说道:“陛下在建极殿见你,大人这边走。”

杨波按照礼节趴了半天才听到头顶一个声音温言道:“杨卿请起罢”

杨波高呼谢恩,方才爬了起来,眼睛也不敢直视前方,直视略略低头不语。

“即墨营不惧飓风,强行登陆救援旅顺,立下了大功,若是我大明多些杨卿这般的忠义之士,何愁鞑奴不灭?”

杨波刚想谦虚几句,没想到几个声音同时响起:“全赖陛下洪福眷顾,方立下如此大功!”

杨波吃了一惊,微微抬头扫了一眼,原来建极殿并不是他一个人,还有三四个人也坐在陛下面前。

崇祯帝的声音有响了起来:“那也靠杨卿奋力杀奴才行,来人啊,给杨卿赐座”

杨波谢过,小心的搭了半个屁股,这才抬头打量一下殿内的情形,左手一个一品大员,见到他望过来,朝他微微点头示意,杨波心里一动,估计这人是温体仁了,

六部尚书不过正二品,温体仁以内阁首辅兼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及建极殿大学士,可谓位极人臣了。

右手边一个文官正二品的服饰,不知道是哪一部的尚书,下首还坐着几个御史给事中模样的官员,杨波迅速扫了一眼龙椅上的崇祯帝,看起来比自己还要年轻,脸上有些苍白,杨波有些近视,离的远了看不清脸上的细节,不过能感觉殿内的气氛还算宽松。

崇祯帝又道:“据兵部和那些御史回奏称,旅顺斩获的鞑奴远不止这些,听说还有很多城下尸首腐烂,不可胜数,杨卿可谓诚实之人也。”

杨波感觉殿内的目光刷的一下聚集在自己身上,他微微抬头,恰好对上了崇祯帝的眼神,杨波诚实的说道:“小人不敢居功,这些都是巡抚大人运筹帷幄,监军大人救援之恩及手下将士奋勇杀敌”

崇祯帝大笑几声,似乎对杨波的回答相当满意,当下又温言道:“杨卿功劳也是有的,无需太过谦逊,杨卿暂且安坐,一会儿朕还有话要问你。”

杨波赶紧点头谢过,他不知道崇祯光看他外形就心里满意了,杨波身高一米七八,加上长期带兵,身上自有一种威严,看起来倒是符合崇祯帝心目中勇将的标准。

当下右手一个给事中模样的清清嗓子说道:“陛下,臣方才讲到,朝廷有三大病根,其一曰以科目取人,孝弟与尧舜同辙,仁义与孔孟争衡;及考政事,则恣其贪,任其酷,前所言者,皆纸上空谈。盖其幼学之时,父师所教,则皆谓读书可致富致贵。故进步止知荣身荣亲,谁更思行其致君泽民之道哉……”

杨波在边上听得暗暗点头,这个人说得没错啊,那些学子文章做得是花团锦簇,满纸的忧国忧民之心,实际呢?

那给事中又说道:“……以资格取人,一病根也,开国之初,典史冯坚任佥都;贡士彭友信授布政;秀才曾大授尚书,何曾有资格之限制?至嘉靖时,依然是三途并用,到了如今取士却只剩下尚文科举一途,典史止于典史,贡士止于贡士,这些人明知前途无望,贪如是,不贪也如是,毋宁多取?天下之士,皆其朋比中人,炼成一气,打成一片,横行莫之问,放诞莫之稽,取凭其取,与遂其求。又安得官不贪、吏不污耶?”

杨波听到这里,心里突然一动,若有所思的望了望温体仁,温体仁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个给事中是温体仁的人?难道温体仁是准备用朋党的借口对复社开刀了?”(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