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 53 章(1 / 2)
虽然知道情报学院占地面积惊人、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建设,但当真正身临其境的时候,李正皓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宽阔的训练场围住了整个山头,斜墙、高低杠、铁丝网、望塔、懒人梯……全地貌的障碍物沿着山坡一路铺陈,坑坑洼洼的泥坑点缀其间,四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模拟城市巷战的街道上,建筑物按真实比例还原,墙壁和地面布满弹孔;数十名受训士兵全副武装,背着沉沉的负重匍匐前进,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黑色的越野车犹如一个无声的幽灵,静默停靠在训练场的界碑旁边。
含住一根烟,借着副官递过来的火点燃,李正皓摇下车窗,眯眼望向山坡。
“红军编组进入场地,”高高架设的扩音器中,女声清冷地发布命令,“蓝军在十五分钟内通过巷道,否则就不用吃午饭了。”
李正皓抬腕看看时间,恰是午后三点,这帮人从山顶一路突围,演习显然已经严重超时。
最后的场地是一段狭窄复杂的街道,蓝军突击队员没有任何装甲或火力支援,突破敌方固守的难度可想而知。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双方的不对称性,巷战是弱者对付强兵的最佳选择。
他想起苏尔特,卡扎菲的家乡,也是利比亚反对派最后的噩梦。这座港口城市被改装成弹药库,居民不论男女,只要年满十岁就能领取武器,每一扇窗户背后都配备了rpg火箭筒。
房顶、楼梯、围墙以及地下室统统成为战场,苏尔特再也不是一座城市:白天,街巷里弥漫着遮天蔽日的烟云,枪炮声震耳欲聋,烈焰熊熊燃烧;夜晚,一群群野狗和牲畜绝望地跳进锡德拉湾,试图逃离地狱。*
巷战是“绞肉机”,是屠宰场,在一整座城市的尖叫声中,只有意志坚如磐石的战士,才能挺下来。
搭乘“清川江”号离开码头时,他还能看到远处白色建筑物上飘扬的绿色国旗。然而,就在第二天中午,卡扎菲被人从下水道里拖出来,受尽虐待后屈辱死去。**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十个月之后,愤怒的人群再次包围了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大使本人也遇刺身亡,伤痕累累的尸体惨遭游街示众。
以死亡为代价的战争,没有最终的胜利者。
眼前的模拟场地上,蓝军队员迅速整编成作战小组,狙击手和机枪手、火箭炮手配合冲锋。这样的三人小组杀伤力强、移动迅速、兼具远、中、近三种距离的火力搭配,是城市街道战的黄金组合。
除了单兵装备的激光模拟对抗装置,火箭炮和机枪的射程之内尽是硝烟尘土,爆炸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他们用的是实弹!”副官朴永植用望远镜看了一会儿,突然惊呼出声。
李正皓对此并不意外,点掉烟灰后,颔首补充道:“而且没有穿防弹衣。”
反观负责防守的红军,凭借先发优势占据高地,利用建筑物掩护火炮等重型武器。尽管他们的人数有限,火力也不够充分,但是仍然给进攻方造成了很大困扰。
“难怪情报学院会设置那么多关卡,这里哪敢让普通人进来?简直是把生命当儿戏。”朴永植一边摇头,一边有感而发。
李正皓不予置评,沿着高音喇叭的线路寻找演习控制室,却始终没有任何发现。
随着蓝军发起总攻,战场重心渐渐移向山脚转移,越来越靠近演习场旁的小路。火箭炮的落弹点近在咫尺,泥沙飞溅、火光冲天,偶尔还有几颗流弹击中路旁的小树,残枝败叶散落一地。司机连忙发动引擎,将车开远了一些。
越野车刚刚停稳,李正皓便推开车门,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回到场地边,近距离观望起来。
“处长!”朴永植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小跑着跟上去,吓得满头大汗,“您这是要干嘛?”
李正皓摆摆手,示意无碍,目光紧随着演习场上的进展,一瞬不瞬。
那声声枪炮,如催魂的命符,又如召唤的号角,在铁与火交融之中,激发出灵魂最深处的战栗。
早在美军基地的监牢里,他就已经接受了身体残障的现实,这是执行任务应有的觉悟。
然而,面对融入血液的战斗本能,还是会萌生出上阵冲锋的强烈冲动,根本无法压抑。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视野里,进攻方已经推到最后一栋建筑物跟前。在密集火力的压制下,防守的红军完全无法探头。蓝军侦察兵随即开始摸哨,默契地从四面八方包围上去。
围墙边的废墟里,几道模拟激光束悄然亮起,无声无息地点过蓝军的机枪手们。
光束掠过之处,所有人头盔上的烟块立刻燃着,代表阵亡的红色信烟弥漫成片。很快,除了几名躲在墙角里的单兵还有作战能力,防守方再次占据主动地位,彻底扭转了局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