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叛乱(1 / 2)
冷兵器时代作战,最可怕的是什么?
战争从来都不畏惧坚固城池,险要地势,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每战必胜,吃败仗是常有的事,只要以后能搬回就好。
但让所每一个统军大将畏惧的问题,甚至不是断粮缺水,而是营啸。在通讯极为不顺畅的时代,一旦发生营啸,基本上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不用敌人动手就损失惨重,严重的甚至能威胁到统军将领的生命。三国时期,最典型的就是牛辅,因为手下士兵有不满者出逃引起混乱,导致其以为全军叛乱,匆匆带着几个心腹逃走,最终却被心腹背叛杀害。
刘勋遇到的情况,其实和营啸差不了多少,不同的是,营啸之称,多发生在夜里,而在战场上,称之为溃败。人在大多数时都是随波逐流的,一旦有人禁受不住压力而崩溃,自然就影响到其他人,乃至整个军队都是如此。所以当溃败发生时,基本上无可阻挡。
所以,对军队的控制力,永远是冷兵器时代将领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传令靠骑马的时代,军队越多就越不好指挥。白起成为关东诸国的噩梦,是因指挥60万大军一举坑杀了赵国46万人,韩信最为自信的,是在带兵上能够“多多益善”……若是无法对守将军队形成有效的掌握,就像历史上的苻坚,虽然投鞭断流,但手下各族大将心怀鬼胎,百万大军被几声咋呼就弄得崩溃而逃,根本都不用东晋军队作战,直接就渡河追杀,还创造出风声鹤唳等成语传世。
所以,一个能够掌控住军队的优秀将领是十分重要的,以治军严谨而闻名的将领,绝对能有一番大成就。放在游戏中,人口基数庞大了不止十倍,就更加如此。
但显然,刘勋不是这样的人,甚至他连一个合格的将领都不是。一番风顺的时候还好,一旦出现了问题,就显示出能力不足。
刘勋的大营和刘风大营相聚5里,和刘风在城外建造的土山也差不多,算是个鼎足之势,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这也是他的大营能立起来的原因。虽然经过几天的厮杀,双方损失都不小,但依旧不足以将全军摆出。当前面的军队崩溃之时,刘勋的手上依旧有不少的兵力。
如果他能够当机立断,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派出得力属下前去处理引导,或许还能够阻止全军的溃败。但是他没有,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他措手不及,不知道该做什么,延误了时机。而他身边能提醒他的吕范,始终没有开口。
兵败如山倒。
刘勋没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阻止溃败的士兵冲击军营,就注定了他的失败。当乱军涌入大营之后,更是影响原本还保持阵型待在大营中的士兵,不多时,就引发了全体的混乱,将领们除了身边的亲兵,再也找不到自己的部曲。
作为统帅,刘勋自然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这个后果,因为即便他是袁术麾下的老人,这个黑锅他也背不起,否则即便是逃回去,也会被暴怒的袁术斩首。所以在发现事不可为的时候,他立即表现的愤怒至极,还亲自带人镇压逃回来的溃兵,甚至亲手斩杀了好几人。在此过程中,他一直怒骂之前那些出战的将领,将责任全都推到他们头上,让周围人都听到,此战之败,不是他自己的问题,而是那些统兵将领治军不严、训练不勤、出战不力……
如此一来,别说是早有心思的吕范了,就是依旧还在他身边的一些将领脸色都不好看了。但出于军人的本分,他们还是立即劝阻了刘勋的这种无用行为,请他立即组织撤退。
撤军简单,刘勋的身边人可还没有混乱,直接就能走。但问题是,如果就这样走了,丢下这么多兵马,舒城之战就再没了希望,所以在走之前,他们必须先收拢一部分军队。除此之外,还要防止归途可能的袭击。
刘风的大军在白建的指挥下,继续在刘勋的大营中肆虐,而与此同时,刘勋也开始和身边的人分头前去收拢那些溃散的兵马。毕竟身为太守,刘勋在底层士兵中还是有些威望的,半个时辰后,刘勋和他的手下就收拢了不少人马。而白建则是忙着解决那些混乱的士兵,没有顾及到他们这些人。
“府君,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又一次聚集到一起,一个属下建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