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太真公主(1 / 2)

加入书签

周武与方孝孺看不清局势,可整个大周朝廷却还是有很多聪明人的!

比如当朝正一品文官曹太师,还有当朝从一品武官骠骑大将军蒋政武。

二人围坐在小院里,看着手中的一道秘折,陷入了沉思之中,二人的表情都有些纠结犹豫,仿佛便秘了一样!

曹太师说:“蒋将军,你怎么看啊!”

蒋政武皱了皱眉,懊恼的扣了扣满头霜白的发丝,苦笑道:“还是你说吧!”

曹太师撸了撸花白的山羊胡子,道:“搅的天下商贾风云涌动,仁王的手段很厉害啊,老夫自问都没有这个本事。啧啧,煤?这东西以前就有人发现过,是寒冬取暖的上好材料,可是煤有剧毒,用煤取暖,会让人死在梦中。这玩意儿……仁王收去有什么用呢?”

蒋政武沉思一番,说:“这个煤,会不会是仁王一种掩人耳目的手段呢?”

曹太师和蒋政武对视一眼,又疑惑道:“可是,商贾能干什么呢?难道是借着商贾齐聚梁州,趁乱招兵买马?但是这又不可能,仁王何需费这种周折?唉,老夫实在是看不透啊!”

蒋政武说:“我老蒋是个粗人,打了一辈子的仗,虽然看不透仁王想要干什么,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天下将乱,一场大仗快来了!”

“唉,我何尝没有这种感觉?”

蒋政武一拍桌子。说:“索性痛快的说吧,我老蒋其实早就看现在的朝廷不顺眼了……唔!”

曹太师连忙一把捂住蒋政武的嘴巴,急急惶惶的四处看了一番。低声喝道:“不要命了?全京城都是效忠方孝孺的骁骑军!”

言罢,曹太师低声道:“小心隔墙有耳,在老夫屋里说!”

二人进屋,吩咐家丁守住门,便连忙来到里屋,曹太师小声说:“蒋公何意?”

蒋政武压低声音,道:“方孝孺是天下的祸害。我大周朝廷好不容易安定了下来,便被他搅乱了。实话告诉你。军中的晚辈早就给我说过,大周各地都出现了白巾军,你知道白巾军是什么么?是造反的啊。”

曹太师急道:“你早就知道了?那你为何不报上朝廷?”

蒋政武叹了口气:“朝廷?朝廷是谁?金銮殿上的那个傻货?还是每天出入皇宫的那个教书先生?老曹,你还真当前些日子那些起义军被镇压了下去。天下就真的太平了?你当了一辈子的官,不要告诉我不懂其中的真意!”

曹太师闻言,苦笑一声:“哪能呢,整个京城,除了陛下和方孝孺看不透这一切,连卖肉的贩夫走卒都知道。你当京城进来为何如此萧条?都跑啦,聪明人不少,早都跑去穷乡僻壤避难去了。所有人都知道,京城要遭大难。天下要遭大乱,可笑的是,陛下和方孝孺还每天沉浸在幻想之中!”

蒋政武嘿笑道:“那你又为何不报?”

曹太师和蒋政武对视一眼。二人皆尽大笑,眼中决绝之色一闪,异口同声道:“照旧!”

第二天上朝,所有官员都一如往常的恭贺周武,天下平静,一片歌舞升腾。那一直混乱的偏远地区,在陛下的英明统治下。流寇贼人一个都没有,井田制将要大放光辉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要实现啦!

金殿上的周武虽然每天都会听到相同的人,说相同的话,可是却总是听不腻,每天上朝都是神清气爽的。心里暗道:父皇,儿臣也许超过了太祖皇上,至少,太祖年间,世上可没有这么安宁。看看儿臣的功绩啊,整个天下一片祥和,连小偷小摸的鸡鸣狗盗之辈都没有啊!

方孝孺每天上朝也是面带笑意,这是自己的功劳,如果没有自己执着的劝谏恢复井田制,天下哪有这么太平呢?

奇怪的是,金殿上一向是嗅觉灵敏的政治家们,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天下商贾动荡,梁州处于风口浪尖。要知道,能每天上朝的官员,哪个不是手眼通天,嗅觉灵敏,可就是这么奇怪。

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达成了协议一般,“平静”的大周王朝出现这么大的事,硬是没有一个官员上折子汇报。当然,除了昨天上折的那个不在京城当官的傻蛋!

对于百官不提此事,周武心里乐哉乐哉,周康是他弟弟,你们不提最好,免得朕难以抉择费脑筋!

而方孝孺则是心里冷笑,京官便是如此无能啊,看来,在老夫的铁血手腕之下,无人再胆敢放肆了。不过也好,一群只知道听命办事,不敢多问的傻官,总比心里有想法的聪明官要好管理一些!

一个早朝,上的是如此美妙,怎能不让人想到傻子的故事?

村里有个傻子,村民都喜欢逗他玩,总是拿一文钱和十文钱让他选,而傻子每次总是会选择一文钱。终于,有人问起了傻子,你为什么总是要选一文钱呢?

傻子回答说,如果我选了十文钱,别人就会知道我是聪明人,就再也不会跟我玩这种游戏了,我也赚不到钱了!

当朝局势便是傻子的游戏,周武与方孝孺自诩聪明人,将百官当做傻子,每天沉浸在幻想之中。而事实上,聪明的傻子们皆尽看破不说破,心甘情愿的被两个聪明人逗着玩,端着板凳坐等改朝换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