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1 / 2)

加入书签

“这位书生,若不是因为苦于没有门路揭发此事,只好进京应考,那么,她将可能会是大雍朝未来二十年顶尖蹴鞠高手,连我都要瞠乎其后;也可能是大雍朝未来奠下首富——因为她原本打算经商,京城张家那位犯事妇人,一直想收她为徒,倾授一切。当然,若是她打算活得松一些,那么,光是名家书帖仿真,就足以让她很滋润地过一生了。”

天盛帝听得直瞪眼,目光忍不住飘移向长形书案上那一堆确定及第试卷,以及铺放书案正中间那三张已经确定是一甲试卷,差别只是还没有分出一二三名。

那个贺元口中说出来如此诡异一名书生,名字真这些卷子里吗?忍不住回忆着所有试卷字体,很确定没有任何一份试卷字体与这份书帖近似。

“阿元,你怎么确定那位书生定能金榜题名?”

“她若不能金榜题名,肯定是您今科大损失。”贺元淡淡说道:“此人读书过目不忘,脑筋机巧敏捷,能仿天下名家字帖,却从不卖弄文采,坚持表面上中规中矩行止。这样既机变百出又沉着稳重人,您不收用为能臣,难不成要放她出去占山为王当恶匪?”

“这是……怎么说?怎么不当能臣,就只能当恶匪了?你这是夸那书生,还是骂他?”不可否认,天盛帝好奇心前所未有地高张。他从来没有听过表弟给谁这样高评价,如今,却独独对这位书生信心十足并且推崇备至,怎能不引人好奇。

“不是夸,也不是骂,就只是,平铺直述。”贺元也没觉得自己说了什么好话。

天盛帝觉得自己应该立即决定状元榜眼探花名次,然后封匣让内侍将所有及第试卷送交礼部,让他们写上金榜,明日辰初准时放榜;而他,正好省下大把时间抓着表弟,让他好好说说这位书生事迹;当然,重要是了解北蛮勾结大雍人培养细作是怎么一回事。

“阿元,你这儿等着,朕立即将一甲名次定下。待及第名单都送走之后,你再告诉朕那个书生究竟是谁。”

贺元淡淡道:

“臣也不想皇上未决定好名次时,便告知您她姓名,那会使您失去判卷公正性,此非臣之所愿。”说完,转身看向窗外,再不向长桌案那边瞥去一眼,其实心中早有定见——他早就看到了那三张即将位列一甲试卷里,有一份特别眼熟胆阁体。这白云,就算不是状元,至少也是探花。

天盛帝点头,站书案前,拿起朱笔,又将三张试卷看了一遍,闭了闭眼,再张开时,很地三张卷子上分别写下状元、榜眼、探花后,亲自将试卷折好放进朱红色匣子里扣好,然后连同其它早就放另两个匣子里试卷一道拿了起来,走到书房门口,唤来贴身内侍,对他道:

“立即送去礼部,亲自交给赵尚书。”

“小遵命。”接过三只匣子,内侍很离开。

天盛帝回头看向贺元,道:

“现你可以跟朕好好说说那书生是何人,什么来路,又是怎么与你相识了。”

于是,贺元开始对天盛帝诉说起常州永定县有个小归村;这个小归村,有着怎样历史。简单说完之后,也就方便天盛帝了解这个小归村出身书生,理应有怎样脾性。

然后,接着——

贺元告诉天盛帝,那个书生名叫白云,十岁就考中了秀才,十六岁中举人,如今只有十七岁。(毫不意外地瞥到天盛帝眉峰微微一跳,但贺元假作不觉。]

贺元告诉天盛帝:白云身为一个贫家出身孩子,除了会读书之外,还身手矫健,打猎砍柴爬树蹴鞠皆是一把好手。十六岁那年,他挽弓射飞鸟给家里加餐时,射下了信鸽。初时不以为意,将信筒随意一丢,就吃鸽子肉去;后来鸽子肉吃得多了,无意间拆看了某个信筒,发现里面竟然预谋着陷害忠良,且还是通敌这样大事,于是她没再吃鸽肉了,但还是将所有信鸽活捉,将里头信件以相同笔迹照抄一份放进信筒后,让鸽子飞回去,而她留下真迹以做证据。

这时,听得入神奠盛帝忍不住问了——

“一个乡野少年,如何能辨识信鸽里讯息?又如何知道有两方人马正合谋欲陷害忠良?他又如何知道谁是忠良?”

“一个乡野书生当然不会知道谁是忠良,毕竟她一辈子见过大官,不过是村长。但她却是知道即将被陷害那个人,无论如何得救他一命。”

“这又是为何?”天盛帝奇了。

“因为,那人,是赵思隐;而赵思隐,则是她同母异父兄长。”

第14章

这个料下得够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