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1 / 2)
这几日,刘秀把大多政务都移到了西宫,几乎整日陪在阴丽华身边,形影不离。后庭的人对此只当是离别在即,刘秀不舍阴丽华方如此行事。
许荣华为此打趣阴丽华,说刘秀只怕恨不得将阴丽华时刻带在身上。
阴丽华对此笑而不语。刘秀见今日陪在阴丽华身边,当真见她日渐好转,自然便信了紫虚道长的话。但是,他宣告了要亲征,不能朝令夕改,于是他私下问了木石斛,问他阴丽华如今可否随征,木石斛自是告诉他可以的。只是刘秀还是有些迟疑,他想找个人来给他定个主意,而这个人他找到了来歙。
来歙自从说服隗嚣从刘秀而牵制公孙述后,更为刘秀倚重。尽管如今隗嚣似有二心,并不如初时那般尽忠,但这并不能否决了他牵制公孙述的事实,自然也不能否决了来歙为此立下的功劳。
刘秀会拿此事询问来歙,除了昔日的情谊之外,还有他们的亲戚关系,说起话来自然也没有那么多的顾忌。
来歙听了刘秀的话后,忽然想起不日前阴兴跟他说的那句话,阴兴跟他说希望阴丽华随征。他此刻顿时明白了,原来阴兴跟他说的话是用在这个时候的。他不认为最初这个打算是出自阴兴,他更愿意相信这是阴丽华的意愿,只是眼下他如同不明白当时阴兴为何会莫名其妙跟他那句话那般不明白阴丽华为何有这个打算。纵然不解,也不妨碍他要让阴丽华如愿,即便他认为不妥。他想了想,便对刘秀说:“微臣赞同阴贵人随征。如此,一来可使阴贵人与龙裔无性命之忧;二来可以阴贵人为幌,正面大军施压,却为照顾阴贵人而进军迟缓,用此迷惑敌人,而暗地里迂回从旁偷袭,虚虚实实,声东击西。”
刘秀本来就有意愿让阴丽华随征,如今听了来歙的话,当下便做出了决定,但选择秘而不宣。
来歙出了宫,回到府里再度捧起阴丽华归还的经书,轻轻地掀开,他仿佛又看到了昔日阴丽华用她那芊芊玉手翻开这些经书的情景,鼻子间还隐隐闻到阴丽华的盈袖暗香,令人如痴如醉。他的心里正为不久之后能时常与佳人朝夕相处而欢喜,他在热烈地渴望着。
而就在这时,大司徒伏湛上书谏阻,其疏曰: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夷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其诗曰:‘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庸。’崇国城守,先退后伐,所以重人命,俟时而动,故三分天下而有其二。陛下承大乱之极,受命而帝,兴明祖宗,出入四年,而灭檀乡,制五校,降铜马,破赤眉,诛邓奉之属,不为无功。今京师空匮,资用不足,未能服近而先事边处,且渔阳之地,逼接北狄,黠虏困迫,必求其助。又今所过县邑,尤为困乏。种麦之家,多在城郭,闻官兵将至,当已收之矣。大军远涉二千余里,士马疲劳,转粮艰阻。今兖、豫、青、冀,中国之都,而寇贼纵横,未及从化。渔阳以东,本备边塞,地接外虏,贡税微薄。安平之时,尚资內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而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复愿远贤文王重兵博谋,近思征伐前后之宜,顾问有司,使报愚诚,采其所长,择之所虑,以中士为忧念。
精确地分析形势利弊,透彻清晰。刘秀看了之后,那股因接连胜利而发热的脑袋终于冷静了下来,暂罢亲征,而改为遣建义大将军朱佑、征虏将军祭遵、骁骑将军刘喜等,率兵北略,征讨彭宠,由祭遵节制。
虽然伏湛的奏疏成功地令刘秀暂罢亲征,但不过月余,随着征虏祭遵屯良乡,骁骑将军刘喜屯阳乡,建威大将军耿弇屯望都,上谷太守耿况与次子耿舒屯军都,四支大军困彭宠于渔阳,建义大将军朱佑与成汉将军赵京围困黎丘捷报相继传来,资用已足,已无后顾之忧,刘秀这一次再也按耐不住,携阴丽华往北亲征。
这时带上阴丽华对刘秀其实根本没有用处,使阴丽华随征可以说完全是刘秀的私心。要知道在当时,黄金一斤只是可买五升豆子,大军一动,每日军粮辎重马匹嚼用可花费不菲,可刘秀为了照顾阴丽华,将行军速度减缓至正常行军的一半,这足以看出阴丽华在刘秀心里的重要性。
阴丽华对此也是没有想到的,一路上她想了很多,最后发现她要怨刘秀,似乎已经无从怨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