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子夜(1 / 2)

加入书签

深秋时银杏树染上一层金黄,铜铃般大小的果实挂满了枝头,宫婢们揣着细竹枝编制的篓子,三五成群地蹲在树下捡拾秋果。池塘中的荷叶枯萎了,案上的秋菊却盛放空前。金色花朵沉甸甸得仿佛金丝线团,被栽种在陶土盆中摆得满园都是。与深秋泛黄的枝头相接千里,远远望去层林尽染,一片祥和。

霍去病去淮南已有三五日了,卫长公主心中难免思念,恰从宫女口中闻得平阳侯世子曹襄入宫,便欢喜地去寻他。

谁知曹襄似乎并无心与她玩闹,他愁眉深锁,独自徘徊在椒房殿口,却迟迟不肯入内。卫长欢喜而来,却见他孑然一身,眉目凝重像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卫长公主天真无邪,伸手便要拉他进去。可曹襄迟疑着不动,惹得卫长不禁一阵狐疑地打量着眼前清俊的少年。

“母后是襄哥哥的舅母,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与我一起进去,有什么难处也但说无妨。”

“我……我还是回去好了。”曹襄又打了退堂鼓,转头要走,却被卫长一把拽住。

“你总说,我从小和去病哥哥亲些,那是因为去病哥向来爽快,跟我都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卫长嘟着小嘴,佯装生气的样子:“而你总是对我遮遮掩掩,有什么事也从来不和我讲,你叫我怎么与你亲近?”

曹襄拗不过她,终还是被她硬牵着进了椒房殿中。她的小手温暖又柔软,将他宽厚的手掌轻轻握着,瑟瑟秋风吹拂过他滚烫的耳根,后颈不禁生出一层薄汗来。

卫长却没有察觉到曹襄的羞赧,只觉得他的掌心潮湿滚烫,还以为他是心里急切焦躁的。

沿途的宫女见神色匆匆的卫长公主拉着面色迟疑的平阳侯世子一路阔步而过,均纷纷退到一边跪伏行礼。卫长顾不得回应,直拉着曹襄入了正殿。

“母后。”卫长一进殿,便匆匆松开紧握着曹襄的手,欠了欠向着正座上的卫子夫行礼。

“臣曹襄,参见皇后娘娘。”曹襄凝眉低眸,正欲下跪行礼,却被卫子夫出声止住。

“世子快起来,都是自家人,用不着这般客套。若是要姐姐知道了,必定要怪我了。”卫子夫依旧语气温和,起身缓缓上前,一把扶起曹襄,仔细端视了一阵,不禁笑道:“襄儿如今也是越发的挺拔俊逸了,已有了几分侯爷当年的风采。若本宫记得不错的话,明年便就是你束发之年,到时候,便可袭承你父亲的爵位,你母亲多年的心愿也尽可了了。”

曹襄一听“母亲”二字,便不禁眉头紧蹙,眼眶也不禁红了。

卫子夫玲珑剔透,自然是看出了端倪,沉默稍许轻声问道:“襄儿今日来,是有事要本宫帮忙吗?”

曹襄咬着嘴唇迟迟不言语,惹得一旁的卫长焦急万分:“襄哥哥你有话便直说,母后定会为你做主的。”

曹襄凝重地抬眸望着卫子夫,微红的眼眶,已泛起了隐忍的泪光:“曹襄自知此事本不应由曹襄来说,但公主是曹襄的母亲,做儿子的不能救母亲脱离苦海,实在是大大的不孝。母亲她在汝阴……”

话还未说完,卫子夫忽然伸手掩住了他的口,凝眉轻声道:“你要说的话,本宫心中都有数。”

“娘娘知道?”曹襄难以置信地望着卫子夫:“是母亲告诉娘娘的?那陛下是否也知道?”

卫子夫摇了摇头,苦笑道:“你莫非是不了解你母亲的性子,她又怎会对本宫言及此事,只是本宫自己猜到的。这件事陛下并不知道,若是知道也断然由不得他那样。”

说着,她轻轻抬手抚在曹襄的肩头,轻声叹了一句:“襄儿,你是长大了。”

清凉殿中,卫青正与刘彻奏议西南赈灾一事,卫子夫匆匆而来,打断了君臣两人的谈话。

“皇后今儿是怎么了?平日里,朕与人议事,她从来都不会打扰的。”刘彻狐疑地望着进来通传的中常侍。

春陀道:“娘娘看起来神色不大好,只说此事事关皇家颜面,必须面见陛下方可言说。”

“皇家颜面?”刘彻凝眉,转眼忘了一眼身边的卫青。

卫青微微欠身:“想必娘娘是有急事,那臣现行退下……”

“大将军也不是外人,留下一起听听吧。”刘彻出声留住了他,也不直视他为难的神色,抬头便对门外的春陀说:“请皇后进来吧。”

卫子夫缓缓入殿,先跪伏下身来,向御座上的刘彻恭敬行礼,卫青见状也起身向卫子夫行礼。如此循规蹈矩的姐弟两人,倒惹得刘彻不禁讪笑:“你二人是姐弟,朕与卫青是郎舅,你与朕又是夫妻,我们三人坐在一起,又何须行此大礼?”

“清凉殿是陛下的前殿,自然是要应循礼法。”卫子夫颔首,又俯身向着刘彻行了一个大礼:“此外,子夫今日来是有事要请求陛下,还请陛下一会听了,千万莫要动怒。”

“你素来懂得分寸,从不会为了自己的事情来给朕徒增烦忧,像今日这样追至前殿来,更是从未有过。朕相信子夫,想必是出了不得的事……”刘彻凝眸望着她:“皇后直说吧,朕仔细听着。”

卫子夫抬起头来,凝视着刘彻的眼睛:“臣妾此次来,是为了陛下的姐姐,平阳公主。”

刘彻狐疑地攒眉,转眼望着一旁也有些意外的卫青。

“子夫请求陛下宽恕臣妾隐瞒之责。”卫子夫说着又向刘彻叩首。

卫子夫将自己看到的如实与刘彻说了个仔细,刘彻耐人寻味地沉默了良久,只轻声道了一句:“皇后是从何时发现他二人不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