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回:探东海何蛮返洛阳,游扬州一下江都宫(1 / 2)
皇储难立,在皇后萧珺的建议之下,隋炀帝杨广把皇后宫中的女官萧敬嫣封为贵嫔,让其服侍在皇后左右。
眼看岁末将至,隋炀帝带着萧皇后与萧贵嫔一起在东都过年,大年初一百官朝会,相互称贺,隋炀帝也恩准放下眼前的政事,好好过年。
退朝之后,隋炀帝回到寝宫,萧皇后已安排了宫女太监,准备爆竹,庆贺新春。“嗵嗒”一阵爆响,各式各样的爆竹震耳欲聋,释放出缭绕烟雾。只见烟火之中,一个小太监匆匆穿过院子,快步来到寝殿门口,奏道:“启禀皇上、娘娘,何蛮将军从江东赶来,有要事奏报。”
“大过年的有什么要事,是不是拜年呀?”
皇后萧珺一听,提了几分精神,便对炀帝说道:“何蛮一直探寻东海诸岛,想必是有了眉目。”
隋炀帝刚走出丧子之痛,这几日又逢过年,并没怎么在意政事,听萧皇后这么一说,心中沉静一时被何蛮的到来冲破,开口说道:“嗯,速命何蛮来见。”
小太监出去通禀,过了少时,只见何蛮快步来到宫里,拜见了皇帝、皇后,隋炀帝挺正了腰板,问道:“何将军从前年巡察东海诸岛,可有什么发现?”
何蛮揖道:“回禀陛下,臣已查明,自长江口出航,至高华岛折向东南,便是夷州诸岛,当春季和秋季在无风之季,向东方远望可以看到烟雾笼罩下若隐若现,如今称之为琉求国。”
“哦?”炀帝与萧珺互看一眼,神情冒出几分惊喜,萧珺喜道:“早就听闻三国时期,吴主孙权曾经收复夷州,如今说来果不其然。”
何蛮道:“娘娘明鉴,其实闽南百姓多年以来,一直与夷州土民有过往交易,若从闽南出海,经一鲲身岛,也可东至夷州。”
“嗯。”隋炀帝又问:“也不知这琉求国兵马怎样,朕早就想将其纳入版图。”
“琉求国都是汉人后裔,据说并无多少城池,多以山寨洞穴而居。”何蛮道。
“好!”隋炀帝站起身来,在龙案前来回踱了几步,满怀心志的对何蛮说道:“朕想过了年就举兵东进,收复琉求国。”
何蛮道:“微臣临行之时,河间王曾有叮嘱,从长江水师调来的战船太小,想请朝廷再拨八百万两白银,打造一批新战船。”
隋炀帝听了,没有立刻吱声,他明白此时八百万两白银,对于朝廷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便对何蛮说道:“这件事让朕想想,爱卿先歇息去吧。”
“遵旨。”
隋炀帝筹备讨伐琉求国,心情十分迫切,但是再筹集八百万两白银,国库里却有些囊中羞涩。萧珺看出了皇帝的心思,服侍在隋炀帝身边问道:“陛下满腹心事,不如给臣妾说说。”
隋炀帝抚摸着萧皇后的手,说道:“为了筹备讨伐琉求国之事,陈棱、朱宽先后率长江水军赶到建康,筹划东征事宜,可是河间王来信,还是嫌战船太小,请朝廷造比五牙战船更大的船,只是造船就要白银八百万两,小小的琉球国还真成心腹大患了。”
“臣妾觉得不如一边招抚一边备战造船,陛下以为如何?”
“哦?皇后说说看。”
“朝廷一时拿不出八百万两银子,不如先拿一半造船,再派使节去琉求国招抚,如果琉求归顺,也能省下四百万两;若是不归顺,明年再拿四百万两银子造船也来得及。”
“那面对琉求是先打,还是先谈呢?”
“臣妾觉得两国交战,打打谈谈,边打边谈。等大隋战船准备到位,也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嗯。”隋炀帝点点头,“这到是个折中的办法……”隋炀帝靠在萧珺身侧,深深沉思着,度过这个平静的新年。
大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春,隋炀帝命卫文升为西京留守,樊子盖为东都留守,自己亲自统率十万禁军,出东都洛阳,沿通济渠大运河南下扬州,前往江都行宫。隋炀帝原离京师,
宇文述统率马步军沿着陆路护驾两岸,沿途路上,坚壁清野,百姓回避,船只停泊,戒备森严。唯有江淮景色,绿意盎然,尽收眼底。
萧皇后站在船头,环顾周边,依山傍水,宛若江南,两岸停泊着众多空筏,除了可以望见护卫禁军,其他地方杳无人烟。
陪同在萧皇后船上的正是正议大夫诸葛颖、御史大夫张衡,萧皇后问道:“本来哀家想借着运河开通,看看沿岸繁华景象,如今一片春色,却少了几点炊烟。”
诸葛颖道:“原本淮北也算繁华热闹,但自从开挖运河以来,房屋强拆,百姓征调,这两侧的河道原本热闹,如今已经褪色不少。”
萧皇后听了这话,说道:“爱卿说的不错,看着社稷强大了,却苦了黎民百姓。”
诸葛颖道:“这次南下扬州,已经花费不少,前日陪皇上闲谈,皇上还有打通西域的想法,臣觉得......”
萧皇后转身看着诸葛颖,说道:“诸葛大夫的想法,哀家明白,天子出行,动辄十万、几十万人,耗费实在巨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