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沧海被服工厂(1 / 2)

加入书签

黎子昇参观完了繁星归元法阵,就同天阵门弟子告别,最后一个人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此时已经是夜漏更深,服侍他的两个丫鬟欢儿和悦儿也是跟这位仙师“小主人”相处得熟了,如今她们也算是铁青团半个正式成员。所以也没有刻意地等他回来,而是守在火炉边坐着女红。

她们手中的冬衣也不是给自己或者黎子昇的,而是准备送给义学里最为贫苦的学生。

黎三公子自己寒暑不侵,还有宗门发下来的制服,根本也用不着冬衣,所以一时之间没有想到此节,还是经人提醒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疏漏。

因此,在这几天采购了一些布料和鸡鸭毛,安排人手制作起了,好发给那些衣食不周的穷苦人家,特别是在义学就读的孩子们。

不是他不舍得买成衣,而是中洲这里的成衣业针对的要么是修者要么是比较有元石的凡人,哪会特意给平头百姓制作服装来着。所以,黎三公子想买也没地方买去。

其实,在前现代社会一般家庭的服装都是出于家中女性之手,中外皆然。里面有关于婚姻的中就把对女性的要求归纳为“德容言功“这四项。

而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经学家郑玄注解道:“妇德,贞顺也;妇言,辞令也;妇容,婉娩也;妇功,丝麻也。

这个“丝麻“说的就是女性必须掌握裁剪衣服的本事。

在工业化大生产体系没有建立之前,社会分工自然不会那么细分。所以除了社会顶层的那些达官贵人,人类的穿着只能是家庭生产。

中洲虽然一只脚跨进了工业化,但是阶层分隔得实在太厉害了。普通凡人的生活水准还没有达到能购买成衣的地步,没有这个需求自然就没有这个产业。黎子昇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一日之内建立一个产业不是。

他只能发动群众,和当年红军一样建立手工作坊式的被服厂,把凡人工匠的成年女性家眷召集在一起为大家制作衣物。

好在黎三公子是为了给大家提供防寒的衣物,不需要在设计和制作上多花心思,这制作工艺倒也简单。而且,他又发明出了“”。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因此在这项善举上没有花费太多的元石。

而他原本也不需要这两个小丫鬟的“贴身”服侍,索性就让她们成了沧海被服厂的管事。还从新义顺堂沧海分堂找了一个老账房配合她们。

可怜欢儿悦儿都是小户人家出身,虽说跟着黎子昇和柳无瑕这样的小仙师见了一些市面,但是一上手就是这样的管理工作对她们还真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也幸得黎三公子在沧海船厂中的威望很高,这里的凡人又比较淳朴。因此这两个小丫头在自己“小主人”的提点之下干得还算是凑合。

其实黎子昇也不是故意为难这两个小姑娘。实在是他遇到了大部分革命“领袖”终生都会纠结的问题,那就是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

有句老话,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其实从人类建立社会之后的世纪,人才一向都是最为缺乏的。哪怕是到了高等教育成为大白菜的今天,要找到合适的人才对很多企业来说也是一件极为头疼的事情。就别说身在中洲的黎三公子了。

他面对的问题还要复杂一点,修真界本来就是人精扎堆的地方,要发现一些“人才”还不算烦难,他最缺乏的就是凡人中的“人才”。

这就是黎子昇这个解放者军团战士和中洲人士的不同之处了。在高魔高武的世界中。很容易把人才和战力画上等号。可是在他眼中,战力还有可能用技术手段弥补。但是真正的人才,哪怕是管理一个小小被服厂的“经理”都很难找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