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捐款会(1 / 2)

加入书签

两天后,县里组织部那头还没有消息,但秦萍组织的帮扶活动却如火如荼进行起来。{wuruo}

按照事先的筹备,秦萍带着一大队来自全国各地的私企老总来到了太平镇上,动静闹得很大。连市里公安局和交警部门都派出了两辆警车开道,中间夹着那些老总的私家豪车,还有两辆考斯特,是给那些没开车来的老总坐的。

常务副市长刘大同、市委常委常青都到场了,县里的更不用说,四套班子的领导都到齐了。

太平镇好久都没这么热闹了,一直以来,这里都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钱凡在位的时候,还会偶尔过来亲自看看这里的养殖业和种植业,自从钱凡病倒后,城关县农业发展计划随着赵奎的上台被束之高阁,太平镇彻底冷清下去。

从镇班子领导到普通干部,忽然都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中嗅到了一点与众不同的味道。

91年朱得标刚从县里上任至太平镇,他在上任之前是在县里乡镇企业局就任副局长一职。

太平镇的乡亲百姓听说这人是搞乡镇企业出身的,无不欢呼雀跃,太平镇搞了将近十年农业,镇里经济一塌糊涂,镇上乡镇私企几乎为零,干部群众都希望新镇长朱得标能够扭转乾坤,带领大家走上一条致富之路。

其实朱得标初到太平镇也希望有所作为。他挟着自己在县里工作的政绩,加上太平镇干部群众对他的尊敬,开始时真的踌躇满志。

到任不久,他马上召开了干部大会,在会上批评太平镇的干部观念陈旧,目光短浅。之后又喊出了振兴太平镇经济的口号,描画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蓝图。

但是,无奈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别说太平镇,就连整个滨海市也确实错过了作为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最佳的发展时机。

朱得标折腾了两年,但却成果寥寥。渐渐地,大家发现朱得标除了喊口号外,其实没什么真材实料。

他文化不高,肚里的墨水不多,写的字扭扭歪歪。和他打过交道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印象,事先有发言提纲的会议,朱得标还能谈出一些眉目,那是他布置工作人员给他收集的观点和材料。但是随意的交谈,作为一个镇长,他确实谈不出什么观点来。

如果说他在城关县乡企局有过什么政绩,大致也是时势造英雄,他本人没有多少开拓创新能力。

朱得标工作能力有限,但喝酒本事无限。他好酒,是超级酒鬼。这一“美名”,连最偏远的农村的老百姓都知道。人称酒鬼镇长,洋酒也好,白酒也罢,整瓶整瓶往肚里灌。

太平镇的百姓是有度量的。觉得朱镇长好歹是从县里调来的干部,喝惯了高档酒,太平镇虽然经济落后,但对朱镇长这点爱好,还是可以承受的。

开始,人们甚至怀着一种尊敬的心情传播朱得标的酒量以及对酒的喜好,尽管朱得标最节俭的一顿酒,也得喝去太平镇几个农民一年的收入,喝掉整整一卡车甘蔗或者菠萝。但是,在改革开放中人们不太正确的观念里,干部的酒量和能力挂钩,不喝酒怎么能外引内联?不喝酒如何上项目呢?

不是说“干部脸红红,群众不受穷;干部脸青青,群众心惊惊”吗?但是,朱镇长的酒越喝越多,太平镇的经济却不见起『色』,甚至越来越差,这次是朱镇长脸红红,群众心惊惊了。

实际上,朱镇长许多时候喝酒是不花钱的,到神王酒厂里成箱成箱往车上搬神王『液』,白条都不用打一张。

渐渐地,当初以欣喜心情传播朱得标酒量的干部们传出了抱怨:“发展经济没有什么本事,就只懂饮酒”;“太平镇的好酒都给朱得标喝光了”。

到了几年之后,大家终于从希望到失望,从失望到绝望,觉得太平镇就这么回事了,苟且或者便好了。

麻木了几年的干部和群众忽然看到太平镇上来了那么多大官,来了那么多叫不出名字的豪车,顿时又燃起了久违的希望。

私下有人说了:“听说这个林书记是很有后台的,在市里开发区的时候,60%的外资企业都是他拉进来的。”

“真的?不会又是一个猪镇长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